城市绿化走“生态化、人工化、精细化、均衡化”之路
力争2020年,城市绿化达国际先进城市一流水平
未来
“由主要关注原特区内向特区一体化发展转变。”吕锐锋在会上表示,面向未来,深圳以要提升城市质量为导向,确立国际一流的城市绿化目标,努力推动城市绿化景观优先向生态与景观转变。他说,深圳建设城市绿化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未来的历程中实现城市绿化的“生态化、人工化、精细化、均衡化”。
记者了解到,深圳城市绿化的“四化”工作,其中的“生态化”指的是要通过大幅度增加力量,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人文化”则是在城市绿化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市民分享绿色福利。而“精细化”就是要在城市绿化管理过程中,追求卓越,体现高品位。通过精心打造,精细管理,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绿化质量品牌。“均衡化”则是要努力消除城市建设中的短板,克服薄弱环节,建立一体化发展平台,实现全市整体绿化水平的大提升。
会上,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为实现城市绿化发展比肩国际一流的目标,深圳将在迎办大运会,市容环境大提升的基础上,以2017年举办国际植物学大会为契机,来开展工作。记者了解到,国际植物学大会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界的最高会议,已有百年历史,过去都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召开,还从来没有在发展中国家召开过。而深圳通过积极申办,获得了2017年第19届植物学大会的主办权,到时候将有近5000名植物学家来开会。而这是继大运会之后召开的又一国际盛会,将为深圳生态绿化的提升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深圳引领“生态立市”之风
记者观察
毫无疑问,昨天深圳召开的全市绿化工作会议吹响了“生态立市”的“集结号”。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悉数出席,而这也是深圳建市以来第一次重大规模、高规格的绿化会议,意义非凡。
在刚刚过去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大会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转型升级,必须强化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潮流,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战略主动。因此,要走生态立省之路,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探索建立生态发展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圳的绿化工作会议,以及在会上下发的《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等系列文件,则是对省委、省政府和汪洋书记提出“绿色发展”的及时、响亮而又有力的回应。
就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立市”,在笔者看来,深圳应首先把加强绿化建设作为优化城市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加以推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既是平时的常规性工作,也是长远的战略性任务。实际上,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绿化。因此,做好新时期的绿化工作,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种花种草,而要放在优化创业环境、自然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高度来看待。
其次则是在绿化发展方面既要达到“表里如一”,更要实现“既有量,更有质”。城市的“表”是绿化营造出的形态之美、市容之美,而城市绿化的“里”则是改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这些表面效果应该让它更好发挥,把表面上的绿化做到优化好看,实现外在美。但更要把工作做到社区、基层,彰显城市品质,体现内在美。与此同时,深圳绿化的“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越来越需要重在提高“质”。因为深圳今后不可能再有大片的土地用来绿化,也不应再单方面追求绿化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充,而要追求更高层次、更高标准,走精细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之路。
此外,深圳还需要利用特区一体化和召开第19届植物学大会的契机,弥补原特区外的“绿化”欠账任务。由于长期以来的“内外有别”,深圳的原特区外区域不仅在城市建设方面出现短板,而且城市绿化也形成了原特区内和原特区外两个不同的发展格局。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努力做到均衡发展,重视原特区外地区的绿化工作,尽量缩小关外和关内的差距。同时,根据原特区外地形较为复杂,平地、山地、丘陵联为一体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绿化事业。
建设国际一流城市绿化是推动科学发展、打造深圳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客观需要,更是建设幸福广东、建设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使命。站在新一轮改革的伟大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的“绿色发展”和“生态立市”也将再次打造出“深圳样本”。
绿化亮点
精彩纷呈
福田区:以建设“首善之区、幸福福田”为契机,依托城市更新,大力营造绿色环境,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高端化、高品位城市绿化景观先行示范区。
罗湖区:以城市更新为依托,大幅度提高城区绿量,推行立体绿化,建设精品园林,建成与国际消费中心相适宜的精致绿化环境。
南山区: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建设具有浓郁南亚热带风光特色的宜居宜业国际化海滨城区。
盐田区:以生态旅游和港区环境为依托,以技术创新、品质提升为手段,
充分利用滨海资源,精细管理,建设具有浓郁海滨风情的低碳示范景观。
宝安区:以推进深度城市化、建设特区一体化先行城区为契机,以建设“生态宝安”、“优美宝安”为目标,建成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绿化景观。
龙岗区:以特区一体化为契机,依托产业升级转型和城市更新,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实施造林播绿和立体绿化工程,建设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绿城。
光明新区:以新区规划建设为契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性服务中心建设和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建成低碳生态的绿色新城。
坪山新区: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城、新兴产业名城、和谐幸福新城、文化创意新城、山水田园新城”为契机,突显城市文化特色,推进低碳生态建设,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育,建成彰显生态型现代化制造业新城特色的山水田园新城景观。
龙华新区:建成与“深圳城市转型典范区、特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先行区”相适应的中轴新城景观带。
大鹏新区:合理保护开发自然海岸风貌,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景观。
前海开发区:建设与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匹配的国际化滨海亲水景观。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日报)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