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广东:连州“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初显
市场动态

广东:连州“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初显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陶前根 黄世康 日期: 2014/2/26 9:19:06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连州市很多乡村呈现出“生态美、发展美、和谐美、村容美”等美丽嬗变:过去泥泞的村道变成了水泥路面,遍地的垃圾失去了踪影,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全新的改善……

水白塘·村容之美

希望田野上绘就美丽乡村

位于107国道旁的龙坪镇水白塘村,背靠巾峰山,面临一大片良田,田园风光迷人,但是以前的水白塘村并不美丽。“以前的水白塘村,进村道路可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进到村里,房前屋后污水横流,到了夏天更是苍蝇蚊子到处飞,环境卫生情况非常恶劣。”水白塘村村长张金胜告诉记者。

针对最为突出的环境卫生问题,水白塘村决定以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切入点。随后,该村多方筹集资金,聘请了专职保洁员2名,安排保洁车1辆,放置6个垃圾桶,修建垃圾池2个,并健全了环卫制度,集中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污染控制等问题,实现了“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全覆盖。

截至目前,水白塘村累计投资将近1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拆除旱厕12个,改水改厕完成率100%,环境卫生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水白塘村还启动了建设环村公路、清拆破旧房舍、兴建休闲公园、篮球场等项目,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全新的改善。

如今,水白塘村已然蜕变成一个环境整洁、风景迷人的美丽村庄,犹如一幅生态优美的田园画卷。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看见村里一天比一天美丽,发展条件越来越好,都陆陆续续地回家创业。让村民们更加开心的是,美丽起来的水白塘村,还吸引了不少游客,有人来这里体验农家乐趣,有人来这里拍摄婚纱照,村民张大叔瞅准商机,还在村口办起了一家名为水益坊的农庄。

熊屋·生态之美

原生态民居突出岭南特色

保安镇熊屋村是建于清朝时期的古村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如今,古宅门楼遗址保留得比较完整,门楼以青石奠基、青砖砌墙、青瓦盖顶,檐牙高翘,拱门上方镶横匾,上书“熊屋村”三字。后山公园有郁郁葱葱的百年古树林,田间青石铺就的湘粤古道可直通湖南省,曾是由湘入粤的交通要道。

“美丽乡村建设开始,规划设计人员就根据熊屋村的自然人文、建筑特点以及村民改造意愿等情况,编制了体现当地建筑风格、民俗风情、历史特色的《连州市保安镇熊屋村村庄整治规划》,然后进行分类施策,既体现地域特点,又尊重农民意愿,确保村庄出特色、出品位。”熊屋村村委会书记熊记财告诉记者。

根据规划,熊屋村在新建了一批改善村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人畜分离的集中蓄养舍,污水集中处理的生物厌氧池,村民图书馆、篮球场、室外运动器材的基础上,对当年连州首富的住宅等老式民居进行了完好的保留。檐牙、木雕、青砖构成的旧民居,加上青石板路,勾勒出岭南建筑特色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村民当年的富庶与辉煌。

此外,该村党支部牵头与广东省某蔬菜种子公司合作,制定了全村的产业发展计划,大力发展苦瓜和玉米制种、优质稻、砂糖桔等特色主导产业,村民种植砂糖桔达220多亩,每年玉米、瓜类制种180多亩,仅制种一项收入近100万元,人均创收近2800元。

如今,生态农业发展良好,同时又有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的熊屋村,每逢周末,便不乏湖南和珠三角的游客到此游玩,村里慢慢兴起了“农家乐”。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美村又要惠民

连州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求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打造既满足群众生产生活要求,又能做到保护村庄原生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农村发生了美丽的嬗变,成效明显。

随着时代的变迁,唐代诗人孟浩然描写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逐渐成为了人们对于农村面貌的一种想象。现实中,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成为了一些农村的真实写照。由于乡村环境问题由来已久,改造难度大、耗资多,处理不好,建设美丽乡村很容易沦为面子工程,劳民伤财,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笔者以为,建设美丽乡村,既要美村又要惠民。如果只是表面上美了,而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改变,那么,美丽乡村建设不过是徒劳无益之举。因此,有必要把美丽乡村建设深化理解为惠民工程之举,从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入手,方可实现这一政策的初衷。

首先,要有统一的规划,以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现象,全面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其次,要大力推进农村交通、饮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第三,要狠抓环境整治,配备环卫设施,健全环卫制度,避免“有新屋没新村”的现象。第四,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上项目,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第五,要尊重农民意愿,切合群众利益,结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乡村环境转变之路,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路,简言之,美丽乡村不只是归途,还应是出路。相信已步入美丽乡村建设正轨的连州乡村,环境将更加美丽,经济将更加发展,社会将更加和谐。

推荐阅读:

广东:3.3亿元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长汀试点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

江苏:发展城乡绿化 建设生态泗洪

中国森林面积达2.08亿公顷 仍然缺林少绿生态脆弱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珊瑚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