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升级改造,市民购物更舒心
集贸市场是群众购买日常消费品常去之处,关乎千家万户。县城东方市场、民康市场、向阳市场、下锅市场、北门市场等集贸市场大部分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设施已经残旧简陋,经常出现“脏、乱、差”情况,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为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徐闻县投入8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县城东方市场、民康市场、向阳市场、下埚市场、北门市场以及下桥镇农贸市场、海安镇农贸市场、曲界镇农贸市场等集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徐闻最大的市场——东方市场更加整洁、亮丽和规范。鱼行、肉行摊位分开;熟食行用明亮的玻璃隔开,干净卫生;人行道加宽并铺设了瓷砖;摊位台面用不锈钢和抛光瓷砖铺设,地面走道铺设防水、防滑、耐磨瓷砖;加建排水明暗沟,所有明沟均采用不锈钢或瓷砖贴面。整个市场宽阔、干净、清爽。
一改二十年老旧面孔的下埚市场简直就是脱胎换骨。市场整洁光亮,通风良好;市场门口电子屏幕不断滚动着文明标语,摊位个个整洁有序;蔬菜、肉类、鱼类等档位有标识区分;周边车辆停放规范有序,昔日的“脏乱差”现象也不复存在。居住下锅市场附近的市民黄女士高兴地说:“以前,这些地方污水横流、残剩的菜叶到处都有,蚊蝇乱飞,现在可好啦,逛市场买菜很舒心!”
美丽的“女人街”向阳商业街盛装开放。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向阳商业街是徐闻城乡老百姓买衣服常逛的“老街”。历经30多年风雨,街道路面坑洼积水,两边店铺一个挨着一个,随着人流量的增加,街道显得越来越狭窄,购物的人常常摩肩接踵。去年10月份,徐闻全面改造向阳街,拆除乱搭乱建,把街面拓宽6到8米,建起高5.3米的铁拱棚,并贴上清一色的瓷砖,店铺的铁门全部改为卷闸门,做到每个摊位入室经营。改造后的向阳街宽敞明亮了,整齐有序了,干净卫生了。市民普遍反映逛向阳街舒服了,而业主也称生意好多了。
乡村变美丽村民生活更舒适
一年的创建,城区面貌换新颜,这样美丽的“蜕变”已从城镇悄悄扩散到196条自然村。各个自然村的小公园多了,农民的欢声笑语也多了。曲界镇龙门村退休的老支部书记韩用成,每天中午或下午休息的时候都喜欢来到村文化广场、店铺听雷歌、看电视、打牌。他说“村里好些老年人都喜欢来这里凑热闹,可开心了!自生态文明村建设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也讲究文明生活、文明处事,垃圾也不随手乱丢了。”享受城里居民一样的休闲生活,曾是农民长期的奢望,如今这一愿望已逐步实现。各地农村如火如荼修建起农村休闲场所:锦和镇红星村的干部群众,自己动手把垃圾地建成村民休闲运动的生态乐园;曲界镇那郎村投入42万元建设文化楼,30万元修建村巷村道、村通镇公路,8万元建设村休闲公园;下洋镇墩尾村投资70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16亩的休闲广场;和安镇佳平村建起一座集群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科教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大楼;锦和镇那逵村拟建全县首个原始森林公园……村民们纷纷表示,大家都不愁吃穿了,也想和城里人一样有个休闲娱乐的地方,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仅如此,以前垃圾围村的困局也得到解决,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都建起了垃圾转运站,自然村垃圾收集点也建成1236个。各村庄的垃圾运到转运站处理,然后再转运到垃圾填埋场处理,垃圾安了“家”,农村环境干净多了,整洁多了。
此一时彼一时,下桥镇那利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巨大变化,去年该村道路狭窄、垃圾路边随丢、石头柴草乱堆放、牛粪鸡屎遍地,曾是全县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落后村庄。如今的下桥镇那利村,平坦宽敞的村主干道整洁靓丽,房前屋后、村巷道两边崭新的路灯似卫兵守着,蓝色村务公开栏前村民驻足流连;休闲场所的老人们谈天论地,脸上洋溢着惬意、幸福、开心;每几户院子前就摆放一个塑料垃圾桶,粉刷一新的围墙、红色标语尽显生态文明村气息。“三户一个桶,垃圾轮流清,每个月上旬第一户负责,中旬第二户,下旬第三户接上,依次循环。”村干部陈秋林告诉笔者,这一做法是村民自主“发明”的,“从目前情况看,村民很配合,效果不错,环境卫生大大改观了。”
漫步在海安镇后塘村道,你难以找到丁点的生活垃圾,路边摆放着精致的垃圾桶,各家院子干干净净。村民李大娘说,“以前村前后乱倒垃圾,苍蝇乱飞;现在都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后也闻不到臭味了,舒心多了。”从村垃圾桶、垃圾车的设置,到保洁员的聘请,再到村里的环境卫生清洁行动,徐闻乡村正逐步建立起长效的保洁机制:曲界镇龙门村雇请了保洁人员,负责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下桥镇北山村每4户人轮流打扫全村一个星期,那利村三户一个桶、垃圾轮流清……各地农村一项项制度建立,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农村以前的“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宽敞的乡村道路,干净卫生的院落,盏盏伫立的路灯,绿树红花掩映的围墙,村庄越来越美丽,村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推荐阅读:
(来源:湛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