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的试管玫瑰。
插好后的克隆蝴蝶兰。
玫瑰试管苗。
正当人们还在为“克隆人”技术深感不安时,花草的世界早已进入克隆时代。从2005年开始,克隆的蝴蝶兰、试管玫瑰、大花蕙兰等花卉品种进入了广州的市场,并以较高的价格成为高档花的代名词。克隆花,到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它又凭什么卖得那么贵?这一技术又是否真的那么神秘。工厂探秘
一棵花梗克隆2500株花
中国园林网4月16日消息:昨日,记者就走进了广州市最大的克隆花生产基地之一——位于花都区炭步镇的某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一探究竟,揭开蒙在“克隆花”上的神秘面纱。
口罩、头套,不停地换鞋以及入门前的消毒,跟该公司董事长吴雨庭进入厂区时,这样一套繁复的程序令记者感觉更像进入了一间戒备森严的实验室,而不是一处种花种草的地方。
揭秘一株花苗最多只能克隆9次
吴雨庭在前面领着,打开了一间间储藏着克隆花苗的房间。房间内的温度大都不同,有些带着丝丝凉气,有些却又略显得有些闷热。在其中一间,他从一排排搁满玻璃瓶的架子上拿下了一个瓶子,示意让记者观察,这些都是克隆出来的蝴蝶兰种苗,一个瓶子内装着15株幼苗左右,这些幼苗的花瓣、花苞、花期乃至于花叶都大体一样。旁边的副厂长郭宗贵接着解释道,瓶子里的幼苗每隔一个月数量就递增一倍,一株变成两株,一瓶变成两瓶。而一根花梗花苗,在经过两年不停克隆后,就可以“生”出2500株有着相同基因特征的花苗。
当然,这样的克隆并不是无止境的,大体上一株花苗最多只能克隆9次。而这间工厂,每天生产的克隆花就达到了4.5万株,一年的年产量更是高达300多万株。
房间里的瓶子装的不仅仅是蝴蝶兰的幼苗,还有星辰花、大花蕙兰、鸡蛋花等等的幼苗。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株株装在试管内的幼苗。郭宗贵说,这些都是试管玫瑰的克隆幼苗,在去年的情人节一度是个稀罕物,整个广州市场才撒下了1万株。不过,今年试管玫瑰将扩大生产,去年尝到甜头的商家早已预订了几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