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4月4日消息: 凤仙花等52种家居植物含促癌物质,市民与花市档主对此均一无所知
昨天,刚刚乔迁天河的杨小姐致电本报咨询:她为新居买了不少盆栽,但不知道这些盆栽是否适合室内栽种。记者就此向专家求证,得知竟有52种家居植物含有促癌物质。记者随后询问了近百名市民,发现八成居民对此一无所知,部分促癌植物甚至还是花市大卖的热门盆栽。
52种观赏花木可促癌
记者查询发现,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曾毅院士曾经在报告中宣布,经过对植物所含物质的促癌作用的研究,他从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中,共检出18个科中的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这些植物多属大戟科和瑞香科,其中变叶木、凤仙花、红背桂花、油桐、金果榄等一些市民家中及公园里常见的观赏性花木均含有促癌物质。
实验表明,这些促癌植物中所含有的“Epsteln-Barr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可以诱导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目前,促癌植物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实验已得到证实,它们不仅浑身上下都带“毒”,而且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都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
曾毅院士表示,如果居室中种有此类植物,人们有可能由于长期吸入花粉、尘土颗粒等原因引发癌症。因此,建议爱养花草的市民应及早“清理门户”。
植物专家称不排除可能性
植物会促癌的观点是疾病预防控制专家提出来的,对此植物学专家有什么看法?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陈日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问题科学界目前仍无定论,但不排除此可能性。
“植物致癌一说近年来在报纸、杂志上时有出现,但我们没有进行过实验,科学界对此也有争议,所以仍没有肯定的结果。”陈院长称,植物确实会挥发出一些物质,在一定空间、一定浓度、一定空气杂质中有可能会对某些体质的人产生一些影响,但会不会致病、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致病,都没有严格的实验结果作为结论。而且,目前他也没见过或收到过相关的病例。“总体上说,植物还是能净化空气的”。
图:花卉博览园里的变叶木。
花市热卖,一周卖出100株
52种促癌家居植物中,到底哪些是广州市民喜欢在家中栽种的呢?记者专程走访了广州市花卉博览园和广州最大的花卉市场———岭南花卉市场,发现促癌植物名单中有三种在广州销量较大,它们分别是:变叶木、细叶变叶木和凤仙花。
在位于芳村区龙溪大道的广州花卉博览园里,记者在一家“七×花卉超市”里找到了几株变叶木、几十盘细叶变叶木以及红凤仙花。变叶木有1米高,而两种细叶变叶木:“金手指变叶木”和“撒金变叶木”则很小,栽在一个小花盆里,零售6元,批发4元。
该花卉超市的许小姐告诉记者,这几种植物市民都很喜欢养,比如说变叶木,很多人喜欢种在阳台或者门口,小盆的细叶变叶木和红凤仙花颜色又鲜艳又便宜,市民都喜欢摆一两盆在室内,“变叶木比较贵,要100多元一株,我这里就剩几株了,前不久进了100多株,一个星期就全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