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植树节专访李容根: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绿色家园
市场动态

植树节专访李容根: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绿色家园

来源: 南方网 作者: 日期: 2006/3/12 9:23:52
    浙江园林网3月12日消息:核心提示:

    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周年。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来之际,记者就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有关问题专访了广东省副省长、省绿化委员会主任李容根。

    采访中我们欣喜地了解到,在新的一年里,我省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绿色家园”的主题,以改善生态状况和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构筑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乡绿化为依托,以绿色通道为网络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新世纪国土绿化新格局,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省已有五亿多人次义务植树

    据不完全统计,25年来,我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5.28亿人次,植树27.81亿株。

    记者:我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周年,取得了哪些成绩?作用何在?

    李容根:有关资料显示,25年来我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5.28亿人次,植树27.81亿株。其中,“十五”期间全省参加义务植树1.27亿人次,植树4.29亿株,尽责率78.7%,人均种植株数3.37株,义务植树登记卡建卡率92.2%.1981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2003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广东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全省各地城乡普遍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加速了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进程,推动了社会造林和部门绿化,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一些植树活动的尽责率偏低

    认建、认养城市公共绿地、树木和以资代劳、以物代劳等多种形式活动履行植树义务,有效地提高了义务植树的尽责率和植树质量。

    记者:我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哪些经验?存在什么问题?

    李容根:在多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中,我们坚持广泛宣传发动,领导带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力。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坚持义务植树与城乡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坚持科技兴绿、依法治绿。这些都是好的经验。

    但是,我省义务植树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地方和部门领导对义务植树工作认识不足,法制意识仍较淡薄;部分公民对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全民性、公益性认识不足,对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有抵触,造成尽责率偏低;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不适应新时期工作的要求,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组织发动和管理还不到位,离实现全民参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继续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全面实施城市绿化管理制度,加强城镇周边绿化隔离林带和环城林带建设,将森林引入城市,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系统。

    记者:我省如何进一步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

    李容根:为进一步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下大功夫、下苦功夫: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广东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进一步丰富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比如,鼓励和倡导以认种认养绿地、保护古树名木、植纪念树、造纪念林等多种形式履行义务。完善义务植树绿化费征收、管理和使用制度,依法治绿。

    二是着力巩固国土绿化成果,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坚持依法治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和非法侵占林地、绿地,严格保护湿地资源。继续把“四江”

    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工程等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三是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加强部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推动铁路、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继续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紧抓好各自绿色通道的建设。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乡绿化一体化水平。要按照“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要求,加强城镇周边绿化隔离林带和环城林带建设,将森林引入城市,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系统。同时,积极推进县、乡城镇的绿化。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积极发展乡村公园,搞好庭院和房前屋后绿化,建设绿色生态乡村。

编辑:木瓜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