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0日消息:“走起来很特别,有文化底蕴。”在文化公园晨练的刘伯说。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广州文化公园正门的文化园道已完成改造,正式开道迎客。据悉,这是园内首条充满文化韵味的园道。此次改造投入近100万元,除了路面整饰,还涉及电缆管线、排水管道等,改造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新园道布满各种文化符号
正门文化园道是文化公园重要的观景平台和交通园道,它直通公园中心广场,是市民、游客进入文化公园后,最先接触的区域,代表着公园的整体形象。
昨日,记者看到,这条文化园道长约80米,宽约16米,“文化味”十足。
园道路面上布满文化符号,内容丰富,既有传统的国学名言警句,也有新时期的广东精神;既有图刻的文化公园三大展览标志,如菊花、玫瑰、灯等,也有篆刻的吉祥祝福语。这些文化符号雕功精细,笔画传神,走在上面,仿佛踏上了一条文化之旅,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
从材料和颜色上来说,园道中间是用土红色的新疆红石材打造的主道,其色调与公园内展馆的主色调相互呼应。两边则是用青色福建青石材建成的侧道,古朴而庄重。这些古色古香的青石板上刻了大量的国学文化名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也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可谓“寓教于路”。
改造面积超1000平方米
文化公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门文化园道一直是文化公园三大展览(迎春花会、中秋灯会、羊城菊会)的布展重点,以每年的中秋灯会为例,该处区域摆放的是重量级的灯组。为提升公园的文化品位,同时满足灯会展时摆放的都是大功率、大气势的灯组,对电力和安全的要求比较高的特点,公园决定对正门通道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改造内容包括路面整饰;对地下的电缆管线、排水管道等进行优化和升级,最大限度地满足中秋灯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
据悉,此次改造投入近100万元,改造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据悉,文化公园将根据实际需要,考虑对园内其他园道进行适当更新、改造,将继续推进公园建设“精品化”战略、“文化惠民”政策,努力营造出“处处有文化,步步有景致”的园林特色和文化氛围。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