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市区渐少木棉树 小广州不识英雄花(组图)
市场动态

市区渐少木棉树 小广州不识英雄花(组图)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严利 日期: 2006/4/6 11:14:42

    木棉成“零星点缀”

    谭姨说,二三十年前,“到处都可以看到木棉树。那时候街道两边还很少种树,土生的木棉树就很显眼。现在大街小巷都绿化种树了,反而看不到木棉树了。”

    “我经常爬白云山,山上虽然树木参天,但却很难看到木棉树,只在蒲谷附近看到两三棵。”谭姨感慨说,“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每年这个时节,除了捡木棉花回家煲汤,还捡木棉花蕊,因为花蕊晒干后可以做药,是五花茶的原材料。”

    记者连日来巡城发现,目前城区里把木棉树作为行道树的街道,只有广州大道、体育东路、长堤大马路和陵园西路等寥寥几条,其余街道上皆是零星分布。

    24年前木棉高票当选市花

    木棉(又称红棉)的气概和风格,是广州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的象征。1982年4月,广州市专门组建广州市花评选委员会,发动全市人民通过评选,在1万多张选票中,木棉花以票数最高(占总票数75.9%)独占鳌头,荣获“市花”称誉。

    1999年8月,广州市开始对广州古树名木进行认定和编号。始编第一号、第二号分别是南海神庙中庭左右两棵参天木棉树。东面木棉树为001号,树龄200多年。位于西面的木棉则是002号古树,同样是200多年的历史,只是由于顶部断折过,目前只能用水泥保护顶部并对树体加以支撑。

    广州栽种木棉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有不少地方以木棉命名:木棉村在从化神岗,现在还有多年生长的木棉树;十丈红棉道在海珠区瑶头村,清代时是一胜景,今遗址尚存。

    专家:种植市花有助于城市形象宣传

    行道树为何少见木棉树?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普部经理郑永利分析,木棉树作为行道树主要有以下弊端:“木棉冬天要落叶,而现在主要行道树榕树一年四季长绿;其次,木棉会飘絮,让易过敏的市民打喷嚏和流鼻涕;第三,木棉树身上长刺,可能刺伤行人。”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绿化处处长翟晋华也表示,“木棉长得慢,遮阴效果不好。种植成本也高于其他行道树。”

    木棉树大约需要5年方可以成为大树,而高山榕大约两年后树冠就可相连成绿阴。此前公布的广州市栽培的现有200多个绿化树种中,排名前10位的树种占总种植数量近一半,而木棉树却不在其中。

    作为一种速生树种,十年的木棉树,树高可达10米,胸径达20厘米,但木材结构疏松,枝干易折易腐,老树常毁于台风。故数百年的木棉是极难见到的,如今广州百年以上的木棉只有40余株。

    园林设计商业化导致木棉减少

    “可能是现在园林设计商业化,对种植市花没有引起太大注意。”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白嘉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木棉树作为行道树减少的原因提出了异议。

    “为了追求高绿化率,当然就要选择速生树,比如桉树和榕树等。”白嘉雨说,“而且,种植木棉树投入比较大,一棵木棉树需要投入上百元,但是一棵榕树大约几十元钱。”

    那么木棉树还值不值得种呢?对此,郑永利作了肯定的回答,“种植市花,无疑对广州市城市形象宣传大有帮助。”考虑到木棉花飞絮和身上带刺等因素,可选公园和公共景观区域进行集中种植。

    园林专家表示,城市绿化时应有普及市花的意识,公共绿地等区域要按一定比例种植木棉,带动其他区域的种植。

    “主种派”:

    木棉是广州城市形象的代表,种植市花,对宣传广州的城市形象大有帮助。绿化时应有普及市花的意识。“反对派”:

    木棉作为行道树有许多缺点:春飘絮冬落叶、身上长刺、遮阴效果不好,种植成本较高。

编辑:木麻黄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