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3:投入有限
市内治办每年拨付的治理水浮莲资金只有400万元,相关防治工作资金偶尔还挪作他用。今年内河整治专项资金被砍掉5800万元用于岐江河,导致市内治办拖欠镇区内河整治资金4000多万元。
根据《广东省薇甘菊防治总体规划(2009—2011)》中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省薇甘菊发生面积为49.39万亩,其中深圳市占13.57万亩,惠州市有27.8万亩,中山仅有0 .47万亩。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负责人说:“中山薇甘菊防治工作做得算是比较好的。”
经过多年的治理,中山现在主要河道及支流都很少见到水浮莲。市内治办说,现在顺德漂过来水浮莲的情况已基本控制住。内河涌里,小河涌里面虽然有,但对大江大河就没有什么影响。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自信,相关部门在防治外来入侵植物上既缺乏动力,又投入有限。近三年,市林业部门在薇甘菊防治方面投入168万元,部分镇区财政资金还没到位。而深圳和东莞投入量则以千万元甚至亿元计。
市内治办每年拨付的治理水浮莲资金也只有400万元。此外,相关防治工作资金偶尔还挪作他用。据了解,今年内河整治专项资金被砍掉5800万元,导致市内治办拖欠镇区内河整治资金4000多万元。
根据市林科所统计,全市危害较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有20种,但进入政府治理视野的主要还是水浮莲和薇甘菊。有关专家表示,市里对外来入侵植物比较重视,一旦造成较大危害都会整治,“一般情况下,市里主要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开展治理工作,资源和资金都有限,一出来就去治理不现实”。
对于中山其他外来入侵物种有没有可能造成如薇甘菊和水浮莲的危害?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争议:
1治还是不治?
一种意见认为,河流上有少量的水浮莲,对净化水质有好处,不仅固氮,还能吸收重金属。“小时候,有水浮莲的水就可以喝,没有水浮莲的水就不要喝”。他认为,“现在没有下那么大力气,是因为水浮莲在自动地消亡了。”
另外一种意见是,水浮莲缺乏天敌,繁殖迅速,如果不加以控制,一遇到富含氮静止的水体,就成为它的天堂。“况且,我们的水体污染太厉害了,没有鱼虾可以吃掉水浮莲。”
就薇甘菊治理来说,有声音认为,中山薇甘菊危害情况并不严重,目前还没有树木死亡报告,再加上政府资源有限,不用下大力气治。但也有声音担忧,经过多年治理,中山薇甘菊的发生面积和危害面积都没有减少,值得注意。
2要不要引入天敌?
有政府系统人士曾提出,引入薇甘菊和水浮莲的天敌。据了解,薇甘菊原产地为中美洲,那里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难以形成危害。而水浮莲也有甲虫与之为敌。
市内治办一位老领导说:中山曾引进多种生物天敌,但成功的只有赤眼蜂,它现在已经灭掉了,其他都成为一种害虫。从亚马逊河引进甲虫,等它把水浮莲吃完了,那就要吃别的生物了。
据了解,中山目前还没有引入薇甘菊和水浮莲的天敌,但关于此的争论仍在继续。
3治标还是标本兼治?
对于治理水浮莲,中山一般采用人工打捞,每个镇区都有专业打捞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9月,中山市共清除水浮莲15万吨以上。2008年,每年清除水浮莲也在2800吨左右。而治理薇甘菊方面,通常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根据南都记者统计,2007至2012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先后招标清除8207亩薇甘菊。
由于使用药物治理,一般会对鱼虾、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目前采取药物治理的情况并不多。
有专家认为,要彻底治理水浮莲,必须改善水体水质,把污染水排干后再放新的水进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负责人认为,大量种树可以有效防治薇甘菊。“五桂山为何基本没有薇甘菊?就是五桂山造林密集,薇甘菊缺少充足的水分和阳光,就生长不了。”
由于其他外来入侵物种还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尚无治与不治等说法。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