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五位一体”总布局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市场动态

“五位一体”总布局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耿旭静 陈翔 日期: 2012/11/16 15:44:58
未来广州将让“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明显优化,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点的生态城市品牌更加响亮。2020年,广州将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大跨越,“理想城市”正逐步照进现实...

政治建设 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白云区京溪街有户籍人口3万人,常住人口6万人,流动人口6万人。面对庞大人口带来的资源和管理压力,京溪街发挥党组织的带动和指引作用,通过挖掘社区骨干、培育民间文艺团体、引进名家带动等举措,令辖区群众健康娱乐,和谐共处。

目前,京溪街辖内已自发形成了近20个民间文艺团体,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节目库,已经成型的文艺节目有100多个。这样的“引领”是京溪街党建联席会议服务社区、带动社建的有效突破。

对于市民来说,政治建设并不神秘,其实就在每个人身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政治建设的内容,也被广州市民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今年以来,广州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上集纳群智,在政治建设的路上加快速度,健步向前。

关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后,一系列亮点引起关注:政府要培育和发展公共政策咨询机构,建立咨询委员会制度;要推进市民群众与党政部门之间的直接沟通对话,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实行电视和互联网直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半公开、假公开政府工作的,要批评整改;保障新闻舆论监督……

广州政治建设的进程,就是这样容易看懂的条文,更是扎根基层的民意反映。在广州工作的机关干部小许说,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配套政策文件中除了民主法治建设,廉洁广州和党建创新也得到高度重视,这也体现着市委对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他坚信接下来步伐会迈得更快、更好,群众也将得更大实惠。

文化建设 培育世界文化名城

城市文化名片的巨大魅力,令广州在世界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

美国律师Fred(Frederic D. Grant, Jr)长期研究中美早期贸易,他热爱并执著于黄埔古港、十三行历史的研究。Fred收藏着当年的十三行商人签的契约,整张纸展开后,借着阳光,可以发现上面打有防伪的针孔。他还藏有3枚银币,“这是当时在十三行流通的。”他指着钱币上皇冠的右侧:“你们发现了什么吗?”通过放大镜,清晰可见一个繁体字:“广”。

“我很乐意寻找黄埔古港、十三行的故事,这比我的法律事务要有趣得多。”Fred对本报记者说。

对于走出广州的广州人来说,可以骄傲地展示广州文化的名片还不止“十三行”一张。根据新型城市化系列文件《关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的规划,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广州将从四个主攻方向着手,重点打造六张城市名片。4个主攻方向是彰显“千年商都”,建设“文化创意之都”、“国际重大活动举办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这6张城市文化名片,广州人熟悉自豪,在全国也是响当当“海上丝路”、“十三行”、“广交会”、“北京路”、“广州花城”、“食在广州”,她们被具有岭南特色的商贸文化主线串了起来,从具体和抽象各个层面重塑和凸显广州的城市文化形象。

社会建设 打造“大社会好社会”

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社会建设被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位置,列为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给广州鼓足了劲,也提出了要求。

“社会建设”事关民生利益,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42岁的区燕明家住荔湾区陈家祠社区,她建议“让法律进社区”。区燕明和街坊们关心的很多问题,在《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都得到重视。这份新型城市化发展“1+N”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按照建设“大社会、好社会”的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民生幸福为理想追求,以协同善治为基本方向,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争当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怎样建“大社会”,建“好社会”呢?广州市社工委介绍,社会管理创新,基层一线是关键,实施意见注重“向下给力”,让资源不断下沉、重心不断下移。到2015年,全市各镇根据实际需要完成一个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健康计生服务中心、一个卫生院和一个体育休闲公园的建设任务。实施意见提出,到2014年,全市社区居委会直选比例达50%,社区居委会成员属地化比例不低于50%;明年底前,要制定全市统一的社区专职人员管理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围城绿道穿城

广州在物质文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过去几年,广州利用举办“两个亚运”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制定和实施了“青山绿地”、“蓝天碧水”、“花园城市”等重大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以空气环境、水环境、交通环境和人居环境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空气质量PM2.5监测,实现了“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阶段性目标,获得世界水资源论坛水环境治理奖第一名和国际可持续交通奖,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广州特别强调推动绿色发展,明确提出打造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点的生态城市,构筑“森林围城、珠水绕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美好景象。

如今广州已建成绿道2163公里,串联起320个主要景点、151个驿站和服务点,覆盖面积 36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超过800万。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在800万市民中扎根发芽,成了快节奏城市的有效互补。广州计划每年新增绿道200公里,至2015年全市绿道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同时要求各区、县级市要将精品路段的比例从现在的30%提升到50%以上。

推荐阅读:

城市化须是“人口城市化”【评论】

前纽约规划局局长:城市化发展须以居住者为本

吴敬琏:中国城市化效率太低 土地资源大量浪费

市场观察:城市化背后房价的十年疯涨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菩提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