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5日消息: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市内的盆花市场发现,由于政府会议活动不摆花等“新会风”的落实,近期广州盆花销售量锐减。有花商称,最近宴会用盆花的销售额与往年相比下跌了八九成,一些花农也感同身受。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中央高层的率先垂范,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正在逐级传导中取得实效。改进作风,不论从节约财政资金,还是从赢得群众信任的角度看,都是必须切实推进的。当然,切实改进作风,无论是活动会议,还是调研出行,抑或是公务接待,必然意味着厉行节约、减少开支,一些不必要的公务消费项目当然就会取消。
这一改变,无疑会影响到很多政府消费的领域,像广州盆花销量的大幅度降低就表明,失去了政府部门这个“大客户”,整个产业链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政府采购对某些消费品的支撑作用由此也可见一斑,相关行业也应该加快调整步伐,适应新的市场形势。
公务消费或说政府消费,指政府通过支出财政资金来采购相关商品或服务,在任何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都占据很大的比例。政府支出,不仅是维持广大公职人员队伍的基础,更是为全体国民提供国防、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基本保证。但是,政府公职人员履职过程中那些没必要的讲排场、要面子,以及豪华接待、豪华会议,却是应该反对并杜绝的,这些现象也是中央“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所要着力改变的。
因此,那些仅仅依附于这类公务消费而培育起来的产业,就像最新报道中的盆花市场,这些产业固然也能创造产值,甚至带动就业。但不要忘了,用来购买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是财政资金,正所谓“好钢却没用在刀刃上”,这部分消费,作为财政资金却没有“用之于民”、实现公共财政应有的功能,殊为可惜。
当然,并不是说盆花这样的产业不该存在,问题是应该建立在什么消费基础上的存在。这些行业,应该建基于广大居民的消费行为上存在。放在更大的视野中,内需的扩大,对象应该是全体居民,应该由强劲的居民消费来带动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几天前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表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2000年的79.6%下降到2011年的69.5%。当务之急,是实现居民增收,让普通百姓也能有余力去消费好酒和盆花。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职责是制定规则,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居民和企业减负,鼓励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最终实现民富国强。
推荐阅读:
(来源:每日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