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坚阶段的200多个日日夜夜,创园办人员全身心扑在“创园”工作上,有的顾不上照料家里的老人小孩,有的患了重感冒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只要工作需要,他们放弃了休息日,不分昼夜。
揭阳在创园过程中注重规划先行,强化依法治绿、道路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和绿化执法管理等“三个强化”科学创园。在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中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以水为源”和“以绿为美”的主题,以点扩面地塑造了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公园绿地,科学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使不同的历史文化内容成为不同公园的主题。走马榕城,令人流连忘返:进贤门城楼小广场、揭阳学宫广场矗立起展现历史原貌的园林式专题公园,历史韵味十足的孔子雕塑、进贤门城楼,充分体现了揭阳丰富的文化积淀;揭阳楼文化广场以莲花为建筑理念,城楼建以秦汉宫墙风格,通过创园进一步升级改造,彰显“水上莲花”的揭阳特色。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揭阳此次创园高度重视“绿色文物”的保护,对市区108株古树名木逐一登记,编制“新户口”。在建设绿色社区方面,揭阳重点开展“大树底下的幸福生活”创建活动,目的在于为市民群众提供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态活动空间。据了解,揭阳园林部门按“见缝插绿”的原则,利用边角地和楼间距离较宽的旧居民小区,种植或利用原有一棵以上的遮阴效果明显的大树,并配套提供一些简易的休息、游玩设施,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活动空间。
自2011年以来,揭阳市区新增公园绿地近20多万平方米;至2012年底,揭阳城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1906.7722公顷,绿地率33.02%,绿化覆盖率37.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1平方米,绿化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园”标准。2012年11月28日至29日,揭阳的“创园”工作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组现场验收,经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批准,揭阳市成功跻身“广东省园林城市”的行列。
为了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3400套保障房2015年完工
2012年12月底,揭阳市动工建设3400套保障性住房,将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据了解,揭阳市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位于市区义和东路以南、仙彭路以东,占地60亩,将建3个独立30层楼群,南侧建两栋12层楼房,地下建两层停车场,项目总建筑面积228800平方米,建成房屋总套数为3400套,大部分房屋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据悉,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5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省、市三级财政资金投入,将于2015年底前全面完工。多名参加开工现场的公租房抽签群众表示,期待项目的建成能早日圆其住房梦。
为了切实保障“住有所居”的目标,揭阳市住建局发布揭阳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明确到“十二五”期末,揭阳全市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业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村民集资建房化解用地矛盾
2012年12月26日下午,揭阳试验区凤美街道南阳经联社“南兴花园”正式开工,该项目由村民集资建设,全村256户村民多年无宅基地可用、住房难的矛盾终得以化解。据了解,项目总建筑面积54000多平方米,建设6栋住宅楼共256套住房和36间商铺,总投资约9600万元,工程计划于2013年12月完工。该住宅小区工程建设完全由南阳经联社作为实施主体负责组织实施,街道为责任监督主体负责监督,区负责指导协调,既可有效解决村民住房难的问题,让村民“住有所居”,又能节约集约土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
推荐阅读: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