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广东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生存镜像侧记
市场动态

广东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生存镜像侧记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刘进 周贤琴 日期: 2013/3/18 9:53:22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加上物种自身的繁殖缺陷,在广东乃至全国范围内,一批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正濒临灭绝...

原因:人为破坏是主要“杀手”

我国200种植物在近50年内已灭绝。植物生殖障碍是濒危化的内因,但大部分植物主要是因人类破坏而濒临灭绝的

有研究指出,近年来,全世界生物物种的灭绝速率比其自然过程加快了约1000倍。而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估计,中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其中,约有200种植物在近50年内已经灭绝。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植物物种出现濒危化?任海说,目前世界公认导致植物濒危化有四大原因,分别是物种生境被破坏、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三个外因和物种自身的生殖障碍等一个内因。

以报春苣苔为例,一般来说,植物传粉有三个方式:一是虫鸟传粉,二是风吹,三是雄蕊掉到雌蕊上。然而,生长在喀斯特山洞口的报春苣苔,生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极高,且为碱性土壤,虫鸟很难进入,阴湿的洞口也没有风,加上其独特的雌蕊在上雄蕊在下的物理特征,只能通过花瓣掉落引发雌蕊与雄蕊碰撞才能传粉。过程发生率低,受精难度极大。因此,报春苣苔在繁殖上有着天然障碍。

“植物生殖障碍是濒危化的内因,但更主要的是外因。事实上,大部分植物主要是因人类破坏而濒临灭绝的。”任海说,而最近几年,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一些生长点内的水流、光照等条件被改变,加上人为的无意破坏,更加速了报春苣苔濒危化的进程。

除了开发等对植物生境条件的间接破坏外,人为直接破坏更是加剧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危机。2011年,乳源、韶关乐昌等地发生多起人为盗砍百年野生红豆杉的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一年来,盗采、盗砍现象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无法杜绝。”一位保护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保护:七成濒危植物进保护区

自2004年开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开始对32种珍稀濒危植物实施野外回归保护,有28种先后获得了成功。

“熊猫反正都是要死的,保护它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保护那些更有需要的人。”1993年,还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植物生态学一名在读研究生的任海,在一次院士开讲的课上,充满疑惑地对老师进行的反问。

在被生气的老师批评后,任海用8年时间才终于化解了心中的这个疑团——每一个物种都是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和能量流的中转站,如果一个物种生存受到威胁,与它相关的物种同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人和植物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关系。”任海说。

在国外完成进修后,回到华南植物园的任海开始投身到广东野生濒危植物保护的研究工作之中。他说,要做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首先是编目,其次是做技术研究,第三是保护。具体来说,保护又有三种方式:设置保护区就地保护、放在植物园迁地保护和最高级别的野外回归。

目前广东和全国都主要以前两种保护为主。据统计,广东省已建立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70余个,70%的珍稀濒危植物都可以在保护区里找到,而普遍被认可的广东7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中华南植物园只缺4种。

在保护区管理上,则采用了目前国际最流行的参与式保护理念,即将原本植物资源的破坏者变成参与者。“我们的护林员有四个梯队,在保护区各村落内组建成一个网络,每个村都有负责监督植物偷盗的线人。”连州市田心自然保护区副主任唐志信告诉记者。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自2004年开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开始对32种珍稀濒危植物实施野外回归保护,有28种先后获得了成功。其中,报春苣苔、虎颜花、长梗木莲、杜鹃红山茶等珍稀濒危物种更是实现了异地回归和种群扩大。

以报春苣苔为例,在野外回归种植时,研究者选取了在曾有报春苣苔分布的连州地下河老洞口(已灭绝)、上洞口和下洞口设置了3个样地,并从外到里设3种生境种植组培试管苗各20株。实验证明,通过生物和生态恢复技术,虽然总存活率仅15%左右,但报春苣苔的野外回归仍可说获得了成功。

此外,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林业局启动了一项中国极小种群保护工程,决定2012-2015年国家投资47亿元保护中国120种极小植物种群,广东的报春苣苔等4个物种被选中。

尾声:他们在用生命保护濒危植物

在《中国植物志》中一共记载了30多名植物学家因公死亡,其中有6名来自华南植物园,都是因为在采集标本和做研究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是一场用生命为生存的赛跑。

从连州地下河沿着山路一直向北驱车30余公里,便可抵达田心自然保护区。在这条路上,任海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奔走多年。

任海记得,有一年,带着组培好的50棵虎颜花种苗到田心自然保护区做回归种植。其间,突然从山坡上滚下一颗大石头差点被砸中。还有一次野外调查,山洪突然爆发,一位研究员被河水卷走,幸亏被一棵树拦腰卡住才幸免于难。

野生植物回归保护工作的危险,随时可能出现,但让任海不能释怀的是,2012年9月,广东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长梗木莲的命名人曾庆春的遇难。“3月传粉,9月去收种子,从35米左右高的架子上摔了下来,掉下来时把地都砸出了一个人字形。”任海说。在《中国植物志》中一共记载了30多名植物学家因公死亡,其中有6名来自华南植物园,都是因为在采集标本和做研究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链接:报春苣苔

我国特有的多年生喜钙草本植物,属苦苣苔科,仅生长于南方海拔约300米的石灰岩山洞口附近。

1999年,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其中属广东产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9种,报春苣苔便位列其中。

生长在喀斯特山洞口的报春苣苔,生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极高且为碱性土壤,虫鸟很难进入,阴湿的洞口也没有风,加上其独特的雌蕊在上、雄蕊在下的物理特征,只能通过花瓣掉落引发雌蕊与雄蕊碰撞才能传粉。过程发生率低,受精难度极大。因此,报春苣苔在繁殖上有着天然障碍。

由于自身繁殖存在明显障碍,加上人为造成的生境破坏,位于连州地下河的3个报春苣苔种群分布点,除早先已经完全灭绝的老洞口外,地下河上、下洞口的野生植株总数预计已经不到1000株。

资料:广东濒危植物

仙湖苏铁,发现深圳、韶关等地存有6个居群,总株数已不足3000株。所有居群年龄结构均呈倒金字塔形,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种子萌发率低,有的甚至不能萌发。

银杏,原本在韶关、清远等粤北山区有少量分布,在广东省内仅见于韶关市,存量为1株。

南方红豆杉,在调查时存留总株数约为11.7万株,各地遭盗砍情况严重。

合柱金莲木,仅在肇庆封开有发现,有效群落面积约1平方公里,保存植株约960株;

伯乐树,在清远连州、连南、韶关、从化、肇庆和增城等地有发现,但数量均较少;

报春苣苔,对连州上柏场做样本调查后发现,总株数约2392株,但由于人为活动频繁,生境受到一定破坏,生存面临较大威胁。

——据何克军、李意德《广东省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策略》(2005年)

推荐阅读:

邛崃将规划建设成都市珍稀林木生态园

日本为建“鱼鹰”起降点而移植珍稀植物 六成枯死

广西:天峨着力建设龙滩珍稀植物园

上海:辰山温室珍稀树兰绽放奇葩“塑胶花”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菩提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