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绿湖是增城的“肺”,是增城的空气“调节器”,能够调节整个增城的气候,为市民提供清新的空气。
挂绿湖是增城的“肾”,能够过滤水源,保障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建成后水面面积达8平方公里、核心区65平方公里、综合保护区面积达110平方公里的挂绿湖,将为增城中心城区的未来留下最宝贵的“生态财富”,其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凸显。
。推动转型核心区七成土地只保护不开发
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建个8平方公里多的湖就已经够大了,整个核心区为何还要65公里?
据介绍,挂绿湖是一个中大型的水库,“凡是水库周边都有规划控制区,进行严格的保护,否则周边所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就会直排库区,特别是挂绿湖作为饮用水的储备水源,要求将更加严格”。为了统一保护好挂绿湖周边的山山水水,增城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6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
增城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无论从生态功能、城市规划、发展空间等方面去想,都要为后代守住一片青山绿水,增城人都希望挂绿湖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落后。
记者了解到,增城统筹挂绿湖核心区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是用于全面的开发建设,70%以上的土地都是作为生态涵养用途,不改变土地的用途和性质,保留整合原有的山、水、森林、湿地、河涌,形成一个具有“湿地保护、防洪排涝、饮用水储备、农林灌溉、调节气候”等综合综合功能的生态湖区。
挂绿湖核心区65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30%是用来开发,但是这30%土地将激发增城前所未有的产业动力。
挂绿湖之水,更是新型城市化的“有源之水”。挂绿湖将成为增城未来发展最有力的“心脏”,将打造成代表广州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生态地标,吸引高端产业,壮大生态经济,拉动全球全国的游客到增城旅游、消费、居住、创业。
在挂绿湖畔,在鹭鸟翻飞的岭南水乡,即将崛起的并不是高楼林立的大型楼盘、写字楼,而是建设低密度的总部经济区、金融集聚区和金融一条街、酒吧风情街、国际休闲美食街区、小型游艇俱乐部等,指向的是高端服务业的产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