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河被誉为新区人的母亲河。河流发源于三洲田梅沙尖,深圳境内流域面积为129.4平方公里,占坪山新区168平方公里的77%。
坪山河综合治污是新区发展面临的一道难题。2008年以来,我市共投资88.2亿元用于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全河段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较2008年下降55%、20%和52%,河流黑臭现象基本消除。
由于坪山河为雨源型河流,缺乏生态基流,要进一步治理流域污染难度会越来越大。为强力推河流污染整治工作,坪山新区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全市率先实施“河长制”,强力推进坪山河流域污染治理。市政府和市人居环境委对此予以大力支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亲自担任坪山河“河长”,对河流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统筹。坪山新区领导分别任7条主要支流河长,对辖区水质目标和截污目标负总责,强力推进坪山河综合治理。
全面推行“河长制”,综合整治水环境,努力实现“生态治河”目标。
与此同时,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新区治污能力。新区成立5年来,共实施治污保洁任务78项,完成了原有3座污水处理厂(上洋、龙田、沙田)二期扩容扩建工程,污水处理能力由7万吨/天提升至31万吨/天。截至目前,新区新建污水管网总长238.68公里,共投资14.15亿元,坪山河干流截污干管已全部贯通。
为迎接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考核,新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投入,全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目前,各项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包括田坑水流域污水管网完善二期工程(总长23公里)、田脚水流域污水管网完善二期(总长8公里)以及坪山河流域排水管网完善二期工程(总长47.48公里)等均已全面完工。污水接驳应急工程建设全力提速。上洋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已由5.6万吨/天,提升至16.1万吨/天,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5年来,新区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211家,其中关闭重污染企业63家,为产业升级腾出宝贵的环境容量。
与新区成立之初相比,2012年,坪山河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0.87下降至0.28,下降了73.8%。污染减排考核得分100分,宜居社区创建工作位居全市第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坪山新区治污保洁工程任务40项,在各区中承担任务量最多,重大任务完成率位列各区第一。市政府特别授予坪山新区管委会2012年度深圳市治污保洁领导小组特别奖,这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奖项的区(新区)。
这份含金量十足的荣誉,既是市政府对坪山新区治污保洁工作的高度褒奖,更是新区5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的最好注解。
综合治理与开发并举
打造“四位一体”综合实践区
2013年伊始,坪山新区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打响新年“第一炮”。
1月9日,在坪山新区牛角龙城市更新项目工地现场,随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朗声宣布开工3.85平方公里的坪山河流域低碳生态启动区正式启动,深圳市坪山新区牛角龙、洋母帐城市更新项目和深圳市坪山国际网球中心等三大项目同时开工,拉开了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帷幕。
在坪山河流域30平方公里的综合治理区内,大约要实施195个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34亿元。率先启动低碳生态启动区的开发建设,标志着坪山新区在规划引领下探索推进“单元统筹”模式的城市二次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标志着我市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目前,坪山河流域低碳生态启动区建设进展顺利,牛角龙、洋母帐城市更新项目动工建设。去年11月底,坪山国际网球中心竣工使用并迎来首秀,成功举办了深圳市第十五届“网协杯”业余网球团体赛。
去年底,《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正式发布,“河流治理+土地开发+产业转型+投融资”的“四位一体”综合开发模式进入实施阶段。这项承载着新区人低碳生态梦想的重要规划成果正式“出炉”,吹响了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的进军“号角”。
根据总体规划,计划用8年时间初步完成流域综合治理。到2015年,各项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工作迅速启动,低碳生态启动区建设初见成效;到2017年,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初步完成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进入良性运转轨道;到2020年,基本完成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主要任务,初步实现各项发展目标。
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彰显水生态文明的低碳生态示范区,这是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的目标之一。坚持治水先行,注重民生优先、人水和谐、绿色低碳,以水环境提升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塑造城市个性,带动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一体化的生态治水新格局。
建设特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城区。通过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坪山河流域还将建设彰显特区一体化发展成果的示范城区。依托水环境治理,坚持以城市发展推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及河流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综合开发、企业自改等多种开发模式,打造山水相依的城市风貌,为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探索经验。
建设创意智慧之谷。坪山新区将以综合治理推动产业与城市和生态融合,建设以文化科技引领转型升级的创意智慧之谷,把坪山河流域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建设和谐发展的美丽幸福城区。作为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的又一大目标,坪山河流域还将建设人与城市、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幸福城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动建设聚龙医院、健宁医院、第九高级中学、第二外国语学校、体育中心二期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实现与原特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启动区安置房、竹韵花园等安居住房建设,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区;充分利用坪山河优质的生态资源,建设高端的休闲养生设施,打造山谷商务休闲、教育培训和生态养生胜地。
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管委会主任吴德林表示,坪山新区成立5年来,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探索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制订和实施《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将加快坪山河流域这一新区重点发展片区的开发建设,促进空间、产业、社会结构再造,推动“五大新城”建设。
“走一条产城融合、低碳生态的新路。”展望未来,坪山新区将以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为突破口,加强对马峦山及大面积生态绿地的保护,推动坪山河流域不同区段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构筑包括公园绿地、湿地、水库等在内的城市生态系统,开展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照明等多个绿色示范项目,进一步把新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家园。
推荐阅读: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