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开花墙外香
“每年我们拿到外地参展的‘精品’,评选结果还没出来就有收藏家高价预定了。我们总能培植出好的盆景,但总是留不住,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好东西往全国各地输送。这些‘精品’往往要花1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经营。”崔志华说,经营盆景的老板也要养家糊口,“不卖没出路”,而外地老板资金雄厚,他们愿意花银子购买这些精品,回去经过专业培育,价值立刻翻几番。
崔志华说,湛江盆景行业并不缺乏一批大师级栽培家,但规模小、分布零散。湛江至今没有一家统一、有规模的盆景市场。随着近十年盆景价格攀高,不法分子盗挖、滥挖致品种逐渐稀缺,这些都成了制约湛江盆景行业发展的因素。
投资经营10多亩苗木的陆福九说,由于租金等成本问题,加上政府的支持力度太小,能够经营盆景的人很少,“要投资一个盆栽基地,前三年是收不回成本的,一般都是有钱的私营老板在做,并且没有统一的平台去推广。”陆福九说,其实经营盆景并不怕同行抢生意,他希望更多的大老板投入到这个行业,市场做得大,文化氛围自然会形成,就能够吸引更多的需求者。
然而,和湛江盆景行业发展乏力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省内中山和顺德的红火。近年来,中山通过举办大型盆景展、建立产业基地等措施,逐步形成了盆景科研、生产、营销、物流、售后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顺德近年也一跃成为“岭南盆景之乡”,其生产销售等产业链也都相当完善,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盆景产品交易市场。
1988年,湛江就已经成立了盆景协会,开始逐步吸纳五县四区的盆景收藏爱好者,致力于推动本土盆景事业的发展。不过该协会专家组成员廖开文说:“前几年湛江也一直在办会展,现在越来越少了,主要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小,很难做得起来。虽然玩盆景的人都有他们的小圈子,但多年来这个圈子一直没有壮大。”
期待建立盆景园
今年8月9日,由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市盆景协会联合举办的湛江市第一期盆景艺术培训班结业,50名学员参加了这一培训。郑大兴担任本次培训班的主讲嘉宾,他告诉记者:“玩盆景是一个技术活,需要精心培育,由于盆景价格较为昂贵,玩盆景的人需要一定经济基础,另外,一个盆景需要养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成形成材,太阳晒、蚊子咬,年轻人没有耐心和恒心是搞不成的,这也就导致了玩盆景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这必将制约本土盆景行业的发展。”
崔志华说,湛江本土的一些收藏家或者经营者,由于考虑经济因素,有些品种没等培育成形就卖出去了,对湛江来说,是很大的损失。他呼吁,本地收藏家为家乡保存一些好的品种,这样才能把湛江的盆景事业做好。“我现在也收藏了一些,都舍不得卖,但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仅靠我们这些收藏者来做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够的。”
崔志华认为,湛江盆景事业要想发展,必须加大政府协作,实现生产、销售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并建立一个统一市场,加大人才培育。通过政府引导,举办展览、搭建平台来促进本地盆景产业水平的提高。例如,湛江市区有那么多座公园,能否选其中一座公园,规划出一块地方,将湛江盆景中的“精品”集中起来,供市民和外地游客参观,作为提升湛江旅游形象的一部分。
另外,廖开文建议,对盆景产业,希望各个经营者要多层次发展,既要追求艺术精品,又要走平民化路线,让更多的人加入盆景收藏队伍。“盆景不都是高高在上的,它同样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推荐阅读:
(来源:湛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