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4日消息:一年前还是光秃秃、泥石裸露的泥石场如今已长满绿草绿树。经过三年的努力,花都区泥石场已经累计植树26.7万棵,种草65.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复绿总面积76万平方米,174个泥石场都完成了复绿工作。
复绿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涉及到泥石场主的切身利益,个别石场抵触情绪较大。“我们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花都区复绿办主任刘曾祺表示。
对此,花都区使出了杀手锏。区复绿办分2个督查组,每天到石场检查进度,纠正问题,有的石场一天去两次。
“今年25个石场的复绿工作已按计划进入收尾阶段,剩余7个石场的复绿工作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加紧督促完成设备拆除工作,计划在近期提交广州市验收。”刘曾祺表示。
种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年上半年的雨特别大,去年复绿的一批,被暴雨一冲,很多坡陡的地方,植被就被冲下来了,得重新补种。”刘曾祺表示。现在复绿得最漂亮的几个石场是雄狮、益群1号、8号、10号、13号和18号石场。
据介绍,复绿石场主要种植的是桉树、榕树、松树、橡树、芒草、野菊花等等,外加最后一道工具撒草种。复绿工程需要赶节气,在四月份雨季到来之前进入挖苗、育苗、施肥、种植等工序。工序最复杂的就是坡陡的石场,一般都要先用炸药炸出一个个的台阶,然后再在台阶上植树。
为了强化平面的复绿效果,还在陡峭的岩壁和乱石堆中、台阶之间密撒草种,种植各种速生易活如芒草、藤类植物。由于抢住了种植季节,种植形式多样化,苗木种植成活率高,石场的复绿见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