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亲手种植的马尾松已经成为枯树。记者 邱伟荣 摄
死因三:台风雷击 威胁不小
台风、雷暴天气等自然灾害也是针对古树名木的隐形杀手。尤其是每年7~9月,广州台风活动较频繁。古树,特别是其中的榕树等,由于树高、体大、枝干脆弱,极易受到台风的破坏。据统计,1985年至2002年,仅沙面地区因台风而倒伏死亡的古树就有9株,这与沙面比较疏松的地质有关。另外,芳村区341号细叶榕,就因被台风刮倒,只好截去枝叶重新种植。
在中山纪念堂,记者就发现了好几株榕树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况,如编号为672号的细叶榕已经历164个春秋,但是周边硬底化,让3个人方能环抱的榕树,只有不足5平方米的泥土可以呼吸和输送养分。
为防止榕树因台风而倒塌,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以黄华枝带领的团队,将榕树引气根至地上,相当于给榕树一根拐杖站稳脚跟。
引气根,就是在榕树的呼吸根上套一个竹竿,然后插在地上。竹竿里面有营养袋,可以帮助榕树的呼吸根快速长成枝干,然后起到扶持主干的作用。
另外,雷击对古树生存的威胁也非常大。例如光孝寺,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之说。就在这个岭南第一名刹之内,编号98的阴香就是被雷击而死亡的。另外,黄村358号木棉也曾连续两次被雷击断枝干。
救治招数:B超确定病因
记者从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专家组会定期给活着的古树名木进行体检,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救治。
如中山纪念堂北门的“木棉王”,是广州最大最老的木棉之一,去年6月15日,部分树枝出现黄叶枯萎。黄华枝所在的科研团队给“木棉王”照B超发现,树干离地面1.66米的地方,枝干内部腐烂受损面积达40%,进一步体检发现,原来是天牛在其中作祟。
科研人员通过B超准确定位发病位置后,给天牛来个“桑拿”,通过药物熏蒸的方法让天牛“安乐死”。目前该树整体长势良好。
“胃镜”输营养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访华时,在流花湖公园西苑内亲手栽种了一株异域带来的橡树。但广州气候并不适合橡树成长,“女王”橡树一直相当羸弱。专家“把脉”发现,原来流花湖的土壤贫瘠,导致橡树营养不良,抵抗病虫害能力低下。
为此,专家在流花湖公园对橡树所在区域的土壤进行彻底更换;而且用深根施肥机,直接将营养注入根部周边,就像胃镜一样,直接找到病发地,然后做手术。目前橡树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当年1.6米的个子,如今已长成6米多高,冠幅直径达3米多。
城市硬底化也让古树名木不能自由呼吸,针对这种情况,科研团队会挖开混凝土地砖,改铺中间有孔的砖,帮助树木呼吸。
截枝刮骨疗伤
针对白蚁等造成古树名木出现腐败木质的危害,专家组还给古树名木“壮士断臂”。在中山纪念堂东边,记者见到一株菩提榕,由于年龄老化,该树一枯枝遭遇白蚁侵袭,雨水淋后,伤口面积扩大,整株都有灭顶之灾。
经过救治,该菩提榕一大半已被削去,表面还涂有黑色的一层物质。
黄华枝介绍说,该菩提榕救治了4年多,团队先给菩提榕截肢,把枯萎染病的一半砍去,然后用固化剂、环氧树脂、少量水泥的混合物涂抹在表面“消毒止血”,接着将生长调节剂粘贴在伤口上“刮骨疗伤”,促进伤口快点生长。
推荐阅读: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