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20日消息:记者获悉,截止今年11月份,广东口岸共截获7批、共3种植物病毒病害,包括南芥菜花叶病毒2批、百合斑驳病毒4批和百合无症病毒1批,其中南芥菜花叶病毒是我国二类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
病毒检测为植物“防癌”
据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介绍,植物病毒是危害植物的重要病原体,是植物界的“癌症”,一旦感染,植物难以防治。目前,国内外对植物病毒检测主要采用ELISA试剂盒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由于带毒的花卉苗木在进境的花卉苗木所占比例很低,而且对植物病毒的检测技术难度高、检测程序复杂、耗资大,因此,从大量花卉苗木中检出带毒的植株和种球,具有很大的难度。
近年来,广东增大对相关检测设备的投入,加强了检疫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优化植物病毒检测技术,采用ELISA试剂盒分组筛选和分子生物学复核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植物病毒的检出率。
“菜花”侵染215种植物
据了解,南芥菜花叶病毒是一种极易传播、蔓延的病毒,它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可侵染约174属215种植物,主要危害蔬菜、花卉、烟草、果树、豆类等多种经济作物,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日本,目前在我国尚未有发生报道。
专家表示,该病毒可通过种子及鳞球、块茎及苗木等无性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土壤线虫、汁液、嫁接、机械接种、菟丝子均能传毒。因该病毒大部分寄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这种病毒一旦传入定殖,将会对我国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