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佛山:创新构建“三大”治理格局体系
市场动态

佛山:创新构建“三大”治理格局体系

来源: 中国环境报电子报 作者:南宇启 日期: 2015/8/14 8:50:11
佛山市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坚持积极主动,创新城市污染治理模式:以创新城市污染治理模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大环保”格局、“大治理”模式和“大监管”体系……

成效:环境改善 产业优化

佛山市创新污染治理模式已取得较明显成效。

一是社会共治,环境质量拐点显现。佛山市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14年,全市PM10、PM2.5、SO2、NO2的浓度比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21%、15%、22%、9%,PM10降幅更是在全省名列前茅;河涌水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内河涌水质有所好转。

二是环保创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倒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2014年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36.1%、6.9%,光电、环保、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配套能力日趋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三是公众认可,环保公众满意度上升。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近期公布了2014年度环保公众满意度调研报告,主要包括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以及对空气质量、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水环境、生活环境、噪声控制、环境污染整治成效、党委和政府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等八项具体的满意度调查。在这一满意度的榜单上,佛山排名全省第三,几乎所有具体内容均排名全省前列,特别是党委、政府在环保方面努力的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二。

经验:微佛山,大借鉴

佛山市是全国闻名的制造业城市,改革开放30多年间,佛山工业化、城镇化摊大饼式快速推进,付出了牺牲环境的沉重代价。佛山市极具代表性的经济增长历程决定了佛山创新环境治理、实现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具有可借鉴性,佛山模式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晰了“大环保”工作机制如何具体构建及运转。佛山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主任的市环委会牵头统领全市环保工作,出台了《佛山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了“统责、分责、考责、追责、亮责”的全链条责任体系,确保环保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知道该干什么,该负什么责任,该与哪些部门协作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了解未完成职责会受到怎样的处罚,保证“大环保”工作机制正常运行。

二是明确了公众参与在“大监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公众既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受益者,也是环境监管的重要参与者,是环境保护“大监管”体系中可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广泛发动公众社会监督,全面铺开全社会“围剿”违法排污的局面,打响环境保护人民战争,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强大后盾。

三是证实了环保综合督查对地方环保工作的推进效果。佛山市以环保综合督查试点工作为契机,出台了《佛山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暂行实施办法》、《佛山市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佛山市环境保护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佛山市开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排污工作的实施意见》4份环境管理纲领性文件和系列环境治理的工作方案,加快了环境保护“大监管”体系建设;借助华南环保督查中心现场监察力量,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有力地震慑了违法排污,净化了佛山市企业环保守法环境。

四是提供了一批解决环保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路和做法。针对一批重点难点环保问题,佛山市积极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环保工作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先进工作思路和做法。如成立由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市环委会,邀请知名专家加入,统领全市环保工作;开展减政强镇事权改革,强化村级工业区监管,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模式,提高监管效率;率先推进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严把环境准入关;将施工、环境监理单位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工程建设信用管理体系;在公安局经侦部门设立打击生态环境犯罪的专门队伍,明确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刑事案件移送标准,实现“两法衔接”无缝对接等。

推荐阅读:

乌海:海勃湾区合理布局城市绿地 构建可持续生态环境

加快建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湖北:损害土壤环境政府官员将被终身追责

黄河兰州段湿地生态环境改善

(来源:中国环境报电子报)

编辑:发财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