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2日消息:尽管深圳交警自今年5月实施圆饼红灯可右转的新政,但红灯不能转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给新政的效用打了折扣。对此,交警部门昨日再次出大招:争取在10月份完成在圆饼灯路口悬挂“红灯允许右转”的提示标志牌,届时明文规定可右转,明确告知在停车线“等候”信号灯的右转车辆可以礼让通过路口。
深圳交警科技处监控科副科长刘义说,即日起,登录深圳交警信息网便可以查询路口红绿灯的配时方案。首批公布上网的有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的683个路口,下一步配时方案公开范围将逐步扩大到全市2000多个路口,有兴趣的市民可查询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信号灯新措设置10套新型盲人钟
据了解,目前深圳设置盲人钟的路段,给视障者带来帮助的同时,也给夜间要休憩的居民带来了噪音困扰。为了兼顾各方利益,刘义介绍,深圳交警将于11月底前设置10套新型盲人钟过街设施,分时段控制提示音量,在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前提下,帮助视障者过街。
可右转圆饼红灯将挂牌据悉,交警部门争取在10月份完成在圆饼灯路口悬挂“红灯允许右转”的提示标志牌,明确告知在停车线“等候”信号灯的右转车辆可以礼让通过路口。“在实施圆饼红灯允许右转的新政策后,我们也发现一些路口的人车冲突较从前严重了,特别是学校、医院周边。”
刘义介绍,深圳交警已排查了202个路口或方向涉及此类情况,为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在大部分路口悬挂“红灯允许右转”提示标志牌的同时,交警部门同步将调整人车冲突比较严重的路口信号灯,专门设置右转箭头信号灯,车辆在看到红色右转箭头信号时,不能右转。
夜间减少等红灯时间。
针对绿灯空放浪费等“不合理”现象,深圳交警将首次在全市各行政区的爱国布心、侨香农园等13个路口试点“机动车双循环方案”,即在行人特别少的时段或路段,机动车循环放行2次,行人放行1次。关键岔口最长等候150秒为提高平峰及夜间时段交岔口通行效率,减少停车延误,深圳交警从本月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覆盖全市交岔口的平峰及夜间时段周期优化专项。
为保障专项实施效果,交警制定了非饱和交岔口周期控制标准:关键交岔口(路段双向8车道及以上道路相交)平峰周期平峰不大于150秒,夜间不大于120秒;次关键路口(路段双向6车道及以上道路相交)平峰不大于120秒,夜间不大于80秒;普通路口(路段双向6车道以下道路相交)平峰不大于100秒,夜间不大于70秒。
推荐阅读: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