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西湖路花市开始搭棚。
“不行花街感觉就不像过年,广州老早就禁了鞭炮,幸好还有花街,让我们觉得年味依旧。”土生土长的广州白领小廖说,平时工作太忙碌,常常看到扎花棚,才恍觉新年又要到了。
老广州:
行花街是几十年保留节目
小廖说,每到大年三十,吃完团年饭后,都会逛花街,这一直是几十年来全家人的保留节目。不同的是,小时候是和父母逛,中学以后就开始和同学逛,现在呢,当然和女朋友一起逛。小廖说,记得小时候,每到除夕夜,都要穿上新衣新鞋,一家老小齐齐出动,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徜徉,用满怀鲜花辞旧迎新,祈求好意头(运气)。记忆中,这是一年中最兴奋的一天,不但不用听大人们“快去睡觉”的呵斥,还可以神气地坐在爸爸的肩头,把各种有趣的玩意尽收眼底。
去年,小廖就选择在大年三十晚上8时许,与朋友相约到海珠区花市,购买幸运大风车,以及大吉大利的盆桔等。小廖说,买棵桃花,来年交个桃花运呗!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买桃花的。记者了解到,一些广州女孩喜欢买吊钟花。住在西关的张小姐说,“女孩子在家中摆设吊钟花,希望可以早点出嫁。”
新客家:
爱逛花街甘愿留在广州过年
正是因为有“逛花街”这个独特的风俗,吸引了众多新客家心甘情愿地留在广州过年。老彭从湖北老家来广州已有20多年,如今定居在南沙。这些年来,每逢春节,他都会专程把父母从老家接来,一是广州的春节气候温润,二是逛花街、买鲜花装点屋子的做法让他们觉得很有年味。“呵呵,就为了逛花街,我也不辞长作岭南人了。”
3年前从北京来广州的小孟告诉记者,记得第一年来广州,得知自己过年时要留在单位值班,心情很是沮丧。没想到从腊月二十七开始,一夜之间,街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待到除夕晚上,小孟在朋友家吃过年夜饭,然后一起来到西湖路花市,只见各种各样的花果一层层摆在花棚上,非常壮观。“今年过年我打算不回老家了,与其在火车上挤得像肉饼似的,不如在广州过一个悠闲的春节。”
移风易俗:
从花农除夕砸花到呼吁护花
花市一般从年廿八开始,到除夕之夜达到高潮,正月初一凌晨2时结束。多年来,花市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到除夕午夜时分,花农必将售不出去的花砸个稀烂。据说,年前年花价格一路上涨,在除夕夜达到顶峰,之后就暴跌。收市前如果卖不掉,运回的成本比卖价还高,不如一砸了之。虽然花市很美,但每次花市过后,都留下一地残花烂盆,让清洁工和有关部门非常头痛。
近几年,有些志愿者组织了“护花行动”,呼吁这些“过气”年花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