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6日消息:连日来,韶山市加紧实施城区人行道树围及绿化改造工作,拉开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序幕。我们在现场看到,工人们用切割机把城区一棵行道树周围的水泥切成一个方块,再把里面的混凝土锉碎并清扫出来,随后依次铺上黄土、赤草砖,最后植上草皮。
“这样是为了确保大树的根系能够自由地呼吸,同时,雨水自然地集中、渗透,也能让根系吸收到雨水。”韶山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李正武解释。
李正武介绍,目前韶山城区道路多为硬化路面,道路自然渗透的吸水功能弱,每逢大雨、暴雨,主要依靠排水管网等设施来排水,造成了城市积水和水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韶山市下力气打造海绵城市,召集城管、住建、高新区等部门通力协作,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着力打造生态优先的宜居城市。
除了撤去树围和建设下洼式陆地,下一步韶山还将对全市人行道进行透水铺装;改造下水道,雨水管道改用透水管道,利于雨水渗透。
据介绍,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推荐阅读:
(来源:湘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