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4日消息:除了“红线”之外,广州也即将划定“绿线”,即根据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的保护线,其中,白云山、万亩果园或被划为“永久保护用地”。
亮点一:设立永久保护绿地制度
上一部《广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自1997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5年。15年间,广州市绿化管理体制和绿化建设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广州市已经统筹城乡建立了“大林业”、“大绿化”的管理体制,旧《条例》已经不适应实际管理需要。新颁布的《广州市绿化条例》合并了原《广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和《广州地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内容,并根据现实管理需要进行了修改和创新。
新《绿化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绿线”和“永久保护绿地”。《条例》第十条规定,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的绿线,并向社会公布。
广州市林业园林局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调研中他们了解到,国外一些城市将一些具有重要景观价值、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绿地明确为“永久保护绿地”,除非发生重大变革,否则不得变更永久保护绿地。该负责人说,在立法过程中,大家认为这一做法非常值得广州借鉴。
《条例》第十条就规定,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确定永久保护绿地。市人民政府应将永久保护绿地向社会公布,并在永久保护绿地的显著位置树立告示牌。除非省级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行政区划调整或国务院批准的重大建设工程,否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永久保护用地的使用性质。
有关负责人透露,白云山、万亩果园等有望被列入广州市第一批“永久保护绿地”。
亮点二:绿地率不达标不发规划许可证
为了限制无序建设对城市绿地的“蚕食”,《条例》第十六条详细规定了各类建设项目的绿地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