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公司:每月需补花苗近两成 记者从园林绿化公司了解到,学府路街容整治范围为南新路至南海大道,全长1200米。行道树约200余株,树池内的装饰鲜花大概有10000盆。目前,施工单位每个月都要对该路段的护栏和鲜花进行一次大规模修护。园林绿化公司2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护栏有一成遭人为损坏,需补种鲜花近两成之多。按照合同规定,在没有把养护工作移交前,修护经费仍由施工方园林绿化公司支付。“在养护没移交前,我们作为施工方压力很大。”园林绿化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原因交接还没完成素质需要提高 去年9月底,南山区政府把这6条街道景观整治改造的施工任务交给了南山区建设局。接到任务后,该局领导班子迅速动员,组织强有力的班子,抽调工作人员,成立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工程招投标。虽然绿化仅占整个工程项目的2%左右,但为了要符合各条道路景观的形象定位,建设部门曾与施工方多次实地考察,反复修改设计方案。
毋庸置疑,南山街道景观整治成效是显著的,既扮靓了市容市貌,又提升了城区品质和品位。但如今绿化屡遭破坏,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仅仅归结于市民素质,还是后期监管没跟上,或者说设计本身就不合理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南山区建设局一位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称:“工程设计应该是合理的,学府路的这些移动盆景,当时考虑更多是应春节需要。此外,因移交正在办理中,城管局还未正式接管,故难免有些监督滞后。”他介绍,一旦养护移交后,养护经费到位,城管下属有专门的园林绿化管理所,后期监管将更规范。
他分析学府路街道绿化遭破坏主要原因有:该路步行系统狭窄,行人易接触树池,不像南海大道、创业路,步行系统空间宽松;学府路地处商业中心,相比较其他街道人流量大;违章停车撞坏护栏,人行道两边收废品、乱摆卖较多,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客观因素。“除客观原因外,其实呼吁市民提高文明素质最重要。若市民能像养护自家盆景一样爱护公共绿化,我想即便不做护栏也没关系。”
措施特殊路段可能改种观叶植物 绿化整治后,后期到底该如何养护和监管?记者采访了许多部门,似乎大家都没有想出特别有效的措施。记者了解到,虽然《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园林条例》对城市园林管理和保护也有些规定,但因取证难,真要实施处罚,操作上存在难题。
采访中,一施工设计人员称,鉴于商业中心街道树池内鲜花破坏严重,接下来他们会根据路况考虑用绿色观叶植物替代开花植物。“当初选用开花植物更多是应节需要,点缀节日气氛,从长远来看,确实有些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