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县在创建林业生态县过程中,注意加强道路绿化工作。
中国园林网7月16日消息:连年来,潮安县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创建林业生态县活动,致力建设生态潮安,至目前,全县林地绿化率61.9%,森林覆盖率55.2%,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林业生态县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社会生态系统工程。近年来,潮安县把创建活动作为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为引导全县创建活动健康发展,早在2004年2月,该县编制了《潮安县创建林业生态县总体规划》,提出力争2007年实现林业生态县建设的目标。规划创建指标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5%以上;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连续三年年净增率达4%以上;全县生态公益林一、二类林比例达到80%以上;全县境内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率达到95%以上;全县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的13.5%以上;全县境内铁路、高速公路、省国道和国防公路、及韩江沿岸等绿色通道的绿化率达到95%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地率达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全县村庄林木覆盖率平均达到20%以上;全县林地林权证发证率达到95%以上,征占用林地审核率连续三年达100%;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三年控制在0.5‰以下,病虫害成灾率连续三年控制在0.5%以下,全县连续三年没有发生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重大案件。
按照建设目标和建设时间,该县深化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狠抓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据了解,连年来,潮安县林业部门坚持把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作为林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在依法实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落实生态公益林“三定”管护措施的基础上,完成广东省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补植套种工程建设,随后,积极启动林分改造工程。五年来,全县完成广东省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造林18000亩,配备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111人,有效保护省级生态公益林体系的安全;同时,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的情况,县林业部门加大迹地更新力度。对生态公益林区域的迹地,利用上级工程项目或各级财政投入进行更新造林;对不属生态公益林范围的,则发动群众造林,或引进外资营造速生桉树,以此加快全县的造林绿化步伐。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县个体私有制造林22000亩,其中营造速生丰产林20000亩,迹地更新造林2000亩。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措施,全县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等级明显提高,一、二类林比例达到80.9%,基本达到省规定的标准。
同时,针对桑浦山等地在公路可视范围内无序采石取土、山体破坏严重的问题,该县加强联合执法,开展专项治理,初步遏制乱采乱挖等违法行为的基础上,县林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组织专业队伍在潮汕公路彩塘可视山体上进行造林复绿650亩,种下马占相思、赤桉、樟树等树木一批;在宝山中学对面山体一带复绿造林850亩;在沙溪新安水库、凤凰镇凤凰水库、乃兴公司,以及登塘镇等地完成水源涵养林造林补植和植被恢复造林4000亩,有效地提高全县山地绿化水平。目前,全县林地绿化率61.9%,森林覆盖率55.2%.近年来,县林业部门切实加强以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龙头,以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野外火源管理为重点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提高了全县野生动物保护、林火控制和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水平。连年来,全县以每年60公里的速度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至今已累计完成营造生物防火林带480公里,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及病虫害成灾率都在控制指标以下。
在创建林业生态县过程中,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投入到共建生态潮安的行动中。县交通部门在加快公路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道路绿化工作。自去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近140万元,完成省道231线、省道334线、县道072线、文东线的路树种植,新绿化里程84公里,植树14550株。县水利部门积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举,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率有所提高。县城委和县建设局抓紧县城区的造林绿化,搞好潮安公园的规划建设,规划好县城区道路绿化。
对照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下阶段,该县将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县城绿化缺口大、林分改造任务重、迹地更新面积大等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力争年底前实现创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