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碑和两旁的松树非常巧合地组成了一个非常雄伟壮观的“山”字,这“山”字也就是孙中山的“山”。而今,“山”字树已成“遗照”。
“山”字树已被“截肢”。
上午“双臂”在下午就断了
刘阿伯告诉记者,昨天早上他一看到报纸,就和朋友来到中山纪念堂。“以前我们来过几十次了,但每次都是看演出,从来没有注意过园内会有这么多有趣的景点。”刘阿伯说,24个景点,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经找到了。“包括已经被‘截肢’的‘山’字树。”
说到被截的“山”字树,刘阿伯痛心不已。他说:“那棵树上午还在的,临近中午时,他们(园方)怎么就把它给截了?真让人心痛啊!据园方解释,是因为树里长了虫,可是,我仔细看了被截下来的树枝,没见什么虫呀!树枝茂盛得很!”
游客陈小姐也大呼“肉痛!”她半开玩笑地说:“我也是看了报道才‘带着新眼光’来参观,可是,一来却发现树虽大,但容已毁,肉痛啊!看来我还得再去买几份报纸收藏!”
修枝无须报批园方向游客道歉
昨日,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的沈海岑副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棵“山”字树是一棵石栗树,树龄只有三四十年。它之所以修成了现在的样子,主要是因为“山”字部分的两侧已被虫蛀空,为了防止蛀虫扩散。早在一个月前,园容绿化科就已计划进行修枝,并交给了花木公司进行修截。而之所以在今天进行修截,实在是一种巧合。这棵树不是古树名木,一般树木的修剪不需报批市政园林部门。他还说,尽管他昨天早上看到了报道,也知道当天花木公司会对这棵树进行修枝,但他也没想到会修成这个样子。“这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我诚恳地向游客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