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机:“冰川元老”因秀惹祸
保护区成立第二年,已经先后四次发生穗花杉偷盗事件。穗花杉因为树形秀丽,种子秋后成熟时种皮呈红色,极为美观,是十分优美的庭园观赏树种。然而,正是这种秀丽的形象给穗花杉惹上了杀身之祸。
“许多有钱人往往是一句‘我给两千块,你帮我弄棵树回来’,就宣布了一棵濒危树木的死亡。”甘新军至今还记得去年底的一次“堵截战役”:
“那天,护林员巡山时发现3个人拖着树正往塘田村方向走,立即打电话通知我们路口堵截,那3个人见此,把扛着的树往地下一丢,就跑了,我们一看,果然是穗花杉。”
偷盗珍稀濒危林木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两年来,林业派出所和林业站先后抓获了多起偷盗珍稀林木的事件,其中穗花杉有四起,野生罗汉松有两起。甚至有人开着奥迪车去偷保护区周边村民种植的“价比黄金”的檀香木树。
很显然,众多的珍稀林木偷盗事件显示了有一个地下需求的市场,同时也说明了有一批“挖树拿红”的“职业特工队”。
穗花杉号称“冰川元老”,要偷走一棵绝对是专业的技术活。穗花杉生长在海拔比较高,地势相对险要的密林深处,它的头上有高大乔木的保护,一眼看去很难发现。一般情况下,即使熟悉山林的人,要找到一棵穗花杉也要半天的时间。
偷盗者发现穗花杉后,为了让树能够逐步适用而不至于死亡,通常要先刨掉根部的土,挖断它地下的茎,之后一两周或者一个月后,才能把树挖出来,并截去顶部的枝叶。
余生:家族隐居生存濒危
我们沿着穗花杉留下的叶子的痕迹向密林中前进着。因为天下雨,山林也没有现成的路,山上很湿滑。
一段时间后,穗花杉依然杳无踪影。
同行的专家们介绍,以前保护区有一些穗花杉,但数量不多,“因为森林采伐过度,加上偷盗严重,此前容易看得到的穗花杉都已经没有了,现在可能就剩下那些地形条件十分复杂危险的地方才能看到了。”甘新军说。
穗花杉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植株越来越少,现在虽然一些省份都有分布,但是数量不多。此外由于穗花杉生长缓慢,种子有休眠期,易遭鼠害,天然更新力较弱,林内幼树幼苗也十分罕见,现在已经是越见稀少了。
雨越见大了,山林的路况越见难走了。尽管我们没有找到穗花杉,但我们决定返回。甘新军工程师看着失望的我们说:“去年我们找到的那棵穗花杉树,现在还种在管理站内。我们准备把它种活后再移植到核心区,不过到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救活它。”
那是一棵碗口粗大的穗花杉树。在管理站,穗花杉的树头埋在地底,已经没有了一丝生气,斑驳脱落的树皮似乎在哭泣,又似乎在控诉着偷盗者曾经带给它的苦难。
吊钟花形似铃铛吊挂,广东人又称其宝莲灯。
保护区内,一棵枯死的树干上长出了野生的冬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