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中山树木园珍稀名贵树木遍地可见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赖有生 日期: 2005/8/15 10:37:42
浙江园林网8月15日消息: 鹅掌楸、金叶含笑、格木、油杉……走进正在建设中的中山树木园,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个树的世界,各类珍稀、名贵树木遍地可见。从去年3月起建园至今,已种下超过13.34公顷的各式树木,“珠三角乡土树树种源库”正在逐渐形成。
中山树木园原称“中山树木标本园”,8月10日,该园总体规划通过了由华农大、省林科院、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论证,原“中山树木标本园”也正式更名为“中山树木园”,树木园面积亦由原来的20公顷扩大到80公顷。
据了解,我市决定将“中山树木标本园”扩大面积,更名为“中山树木园”,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园区的作用,使其更加兼具种质保存、科研、科普、科技交流、示范推广、生态旅游等多种用途。根据规划,园区将初设系统分类区、木兰园、珍稀濒危植物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区、水生植物区、引种栽培区等功能区或专类园,并开展对园内标本植物的定位监测,研究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而进行乡土树种和优良的外来树种、各类珍稀濒危树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的组织培养试验。
目前园内所种树木一般都在1米左右高,最高的已有3米,一些已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种植一年来,树木园已收集了80多科475种的标本树木,栽植10000多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9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7种。园内仅收集的木兰科植物就有56种之多,包括有活化石之称的鹅掌楸,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焕镛木兰,有木兰科最美丽的花卉——玉兰和紫玉兰的杂交后代二乔木兰(大乔与小乔是三国东吴的两位美女)等等。
市林业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树木园将建设为珠三角乡土树树种源库。按“种类多样化、树种乡土化、布局系统化、景观园林化、管理科学化”的建园方针,高标准、严要求建设。整个园区有望在未来3至5年初步建成。
编辑:木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