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8月19日消息:
引进的太阳花也是严密监测的对象
引种新奇植物不再“盲摸摸”,全由科学说了算。
本报讯记者戚耀琪、实习生谢慧慧摄影报道:随着一批批新奇的作物远渡重洋嫁入羊城,广州对外来物种也将盯得更紧了。记者昨天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了解到,原来在洋植物和市民亲密接触前,都得“关”一年半时间的禁闭呢。
在推广中心里,记者见到了林林总总来自南美洲、澳洲等地的新奇品种。原来这些品种的引进根据的都是该中心的一套“计算机全球引种决策与支持系统”。专家从全球各地尽可能地收集各方面的相关资讯,用鼠标一点,就可以查到某种植物在广州种植的机会有多大、应该在什么季节种植,科学说了算,引种再不会“盲摸摸”。
据介绍,从国外或其他地区引种进来的物种,须在隔离监测区种上最少一年半,方可让其广泛传播。在这个俗称“植物牢笼”,高墙围笼,工作人员必须穿上防护服,连穿的鞋都要在门口的消毒水泡过方可入内。专家笑着说,人怕植物过敏,其实植物更怕人。
隔离监测区“关”的是新引进的蔬菜、水果以及花卉等,一共分为了三级观察区。在一级观察区,又分为“潜在危险”(就是被列入国家检疫对象)植物和非危险植物,在“潜在危险”观察区,一天24小时空调维持在28摄氏度,四周装有纱网和玻璃窗,连一只蜜蜂要进去帮忙传粉也是不可能的了。另一个非危险植物则比较宽松,打开了窗户。在关禁闭期间,如果植物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变化,确保无检疫性病、虫、草害,并通过国内检疫,就能获得自由身,大白于天下,推广种植。在三级观察区旁,记者看到地上种了色彩迷离的太阳花。专家说,这种太阳花,只要随地播一颗种子,就立刻能成长。由于生成的速度太快,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危害其他物种,结果也就成了重点监测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