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摆花坛橙蓝紫红 层次分明
东风公园正门前面面积约4平方米的花坛是目前全路段唯一以花坛为摆饰方式的花卉景观,百日草、夏堇、彩叶草和非洲凤仙四种时花按照不同的比例和搭配,组成了一个橙红、粉蓝、淡紫和镶红色组成的色彩变奏;花坛两旁的绿地,辅以两条大面积用鸡冠花和洒金榕组合的花带;草坪前面的路旁则摆放了两排黄穗冠和鸡冠花的组合。
东风公园对面体院附近,则根据地势设置了三层小的条状花坛,路边开辟出带状花坛中,种植了较多的大波斯菊,与其后的随地势升高种植的洒金榕、红背竹芋相搭配,有较好的色彩和空间渐变层次。
中部修花圃搭配灌木 品种丰富
中部珠江新城绿化带是广州大道沿线面积最大的带状绿化公园,也是较早完成改造和较早种植亚运时花的路段。该段主要以大面积的花圃为主要展示形式,展示的品种也比较丰富,包括非洲凤仙、四季海棠、黄穗冠、醉蝶花、百日草、一串红、孔雀草等亚运时花热门候选品种,其中四季海棠在这一段有较多的布置。
花圃主要围绕绿地内原有种植的灌木花卉和摆放的景观石布置,主要以弧形或者波浪形花圃为主要布置形式。记者现场看到,绿化带中围绕景观石种植的巴西野牡丹、黄蝉、龙船花等灌木正处于花期,粉红色的巴西野牡丹搭配以橙红色的百日草,其后再配以孔雀竹芋等观赏草本植物,视觉效果很不错。这里还有沿线比较少的放在休闲平台上的太湖石,其周围摆放上一圈四季海棠,效果也不错。
南部设缓坡绿地开道 群芳斗艳
广州大道南段的绿化改造是最后完成的,由于两旁路口较多,绿化带块状分布比较多,基本形式是在原有绿地内开出一条南北向的直的或者弯曲的园道,再在其中铺设草坪和种植灌木,在靠近人行道一边,则用堆坡的手法设置一个缓坡,缓坡顶部种植洒金榕、红背竹芋、龙船花等观赏植物。南段的亚运时花几乎都是种植在靠近人行道的缓坡上,主要品种有矮牵牛、非洲凤仙、千日红、长春花、一串红等,其中矮牵牛和非洲凤仙在这一段有较大面积的应用。典型的搭配方式有非洲凤仙+一串红,矮牵牛+万寿菊,非洲凤仙花圃间隔以龙船花,以及大的乔木附近围绕一圈千日红或者长春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