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10月14日消息: 以香根草为主的乔木、灌木等植物一层层向下铺满了10个山头,山体呈现出燕子窝般、阶梯状的绿油油的一片。这是记者昨日在南沙东井、节湾等采石场看到的景象。难以想象的是,一年前这里还是光秃秃的山头。据悉,这是广州市政部门采用高科技为裸露山体披上的绿装。
据了解,南沙很多地方都因为采石而造成山体裸露。从去年11月起,市政园林局花木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在南沙10个采石场采用“槽板法”,为裸露的岩石实施复绿工程,总面积达33.5万平方米,其中立面面积为25.8万多平方米,平面面积为7.6万多平方米。时隔一年,凹凸不平的岩石壁竟已生机盎然。
据花木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技术“裸露岩石壁快速绿化方法———槽板法”,是以香根草为主要水土保持植物,对裸露山体进行复绿:先在陡峭的岩壁上打上成排的洞眼,再将5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石板运送到山崖上,与洞眼中成45度角固定下来。随后,在石板和岩壁间撒上复合土,在复合土上种植以香根草为主的乔、灌、草、藤等多种植物,形成多层配置的立体生态体系。
花木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第一期工程的复绿效果好,南沙开发区第二期19.3万平方米、6个采石场山体也在推广该项技术进行复绿整治,估计在明年5月份可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