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5日消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广东省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12年起,广东全面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力推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和森林碳汇等三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消灭尚存宜林荒山500万亩,完成1000万亩残次林及纯松林改造任务;到2020年,建成1万公里生态景观林带,全面提升生态质量,构建广东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广东省将以加快城市增绿、建设生态城市为抓手,重点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工程建设,珠三角地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平台,加快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公共绿地和主要湿地,让森林进山、下乡、上路、入城、围湖、拓海,构建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目前,广东省林业厅正组织编制《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进城森林围城规划》。规划提出,将根据全省城市的生态景观格局,构建城区、山区、岗地、平原一体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管理技术模式,定向改造林分,提高森林质量;结合岭南文化加快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建立健全森林安全保障体系,维持持续高效的森林服务功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为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重点是构筑生态廊道,优化森林网络;发展近自然林,提高资源质量;活跃森林旅游,繁荣特色产业;加强灾害监控,保障森林安全;传承岭南文化,建设森林城市。
近年来,广东省各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大力推进身边增绿、森林进城、公园化战略。目前,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4平方米,广州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圳市、东莞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推荐阅读: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