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3日消息: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一期建设已近尾声,主要建设项目地质博物馆已经完成建筑工程和幕墙建设,鹿咀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滨海景观大道、登山道等主要景观建筑接近完工。这个探索我省乃至中国沿海晚侏罗纪地质历史演变发展的天然“窗口和实验室”年中将向公众开放。记者近日探访了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这片世外桃源。
市建筑工务署的项目负责人金典琦介绍,地质博物馆从整体形状到墙体上的装饰窗,全采用不规则图案,建筑材料使用的是火山岩等天然石材,台阶也是采自海南的火山地貌黑洞石。记者看到,就连下水道的排水口都是大小不一、随意排列的圆洞。
博物馆外设置了火山喷发场景模拟区,约半个足球场大小,后院种了十几株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树,据悉开放前夕还会“请来”各种恐龙护院。原来,大鹏半岛就是七娘山主峰的古火山1.4亿年前喷发所遗留下的熔岩礁石,与中国最美的海岸景观之一的大鹏“水火共荣”,形成独特地貌。
馆内一层地球探秘展厅将展示地球知识和地球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大鹏半岛展厅集中展示了地质资源、火山形成及演化。二楼为玉石与观赏石展厅。这些预计今年6月正式开放。
据悉,地质公园近期规划保护面积56.3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包含了整个七娘山系。地质博物馆旁便是直通七娘山900米海拔主峰的登山道。几声嘶鸣,9匹矮马出现在登山道旁,个个背负两根石桩,首尾相随,自觉列队向山上进发。“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目标是世界级地质公园,要求尽最大努力保持生态原貌。我们修筑登山道没有使用现代化机械,全是靠这些广西矮马把建材一级一级运上去,一次要背300斤。”金典琦说,共有近50匹广西矮马投身于登山道建设,有5匹因劳累过度“献身事业”。
两条登顶的登山道共设置了8个观,从海拔184米处开始,到804米的近顶处,每隔百米左右就可换个角度欣赏山海美景。不过,要踏遍8个观景台就要走遍两条登山道,另一条的起点在鹿咀山庄山脚下、鹿咀红树林湿地保护区入口处。前往鹿咀山庄登山道的路上,峻山、碧海、银沙,如同最美的梦境。这条沿海径也是地质公园沿海景观带的一部分,并已纳入珠三角绿道网,有4米宽的机动车道,还有2米宽的自行车道。
金典琦说,出于安全考虑,工程未完成前还不能向市民开放。“6月以后游客们就可以来饱览七娘山风采了,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将成为首个免费开放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