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广东江门天沙河沿岸景观带现雏形
市场动态

广东江门天沙河沿岸景观带现雏形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陈春花 陶然 日期: 2012/2/21 11:17:29
2012年,天沙河整治,再度成为江门城中热点话题。从年初两会代表提出的“建水题材城市中心景观带”,到上月底规划局公示的《江门市天沙河沿岸景观改造规划方案》,再到近日园林局确定的今年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从山上转至天沙河沿岸的方案,天沙河话题持续不断。

天沙河将沿河植树

天沙河将沿河植树

中国园林网2月21日消息:2012年,天沙河整治,再度成为江门城中热点话题。从年初两会代表提出的“建水题材城市中心景观带”,到上月底规划局公示的《江门市天沙河沿岸景观改造规划方案》,再到近日园林局确定的今年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从山上转至天沙河沿岸的方案,天沙河话题持续不断。

近日,记者沿着江门计划打造天沙河景观带的路段,徒步10多公里,对天沙河水质、景观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沿岸居民进行了广泛走访……

沿河两岸绿道 景观带现雏形

天沙河从北向南贯穿江门市区。实际上,天沙河流域地形复杂,先后汇集天乡、沙海(雅瑶水)、泥海、桐井和丹灶诸水,至江门五邑大学玉带桥再分两支,一支经耙冲至东炮台入江门河(上出口),另一支经凤溪接杜阮水后从新会区江咀入江门河(下出口)。

江门提出改造天沙河沿岸景观规划的范围为北至北环路,南至五邑路,东至东炮台。

第一段北环路至五邑大学:水清了但河底是黑的,沿河景观改造现雏形

上周六下午,记者从北环路开始,沿着绿道前行。从北环路至五邑大学一段,总体水质较好,两边建了绿道。其中从北环路到篁庄大道沿河,整体景观不错。

当天下午3点多,在北环路桥底,一帮来自上游石头村的村民正在清理河岸边的泥土,以便3月植树。负责监工的男子,大伙叫他“肥仔”。据“肥仔”介绍,去年整年他们的挖机都在石头村至北环路沿河松土,他说引水增流后是有效果的,水面清了,但是底下的淤泥很难清理,还是黑的,水质还是差。“我们试过在河边钓鱼,掉上来的鱼有一阵臭味。”

在篁庄村口段,有村民在河边种菜,据其介绍,近年来这里的水质开始变好。但是,沿河走到篁庄村另一出口时,记者在篁庄桥脚发现一家靠河边的农家餐厅正排放大量的污水到河里,排水口还堆积了一潭的生活垃圾。

由篁庄桥往下走至育德桥一段,不断看到有市民沿河边骑行。在育德桥附近,记者看到两人在钓鱼、摘菜。“这菜野生的,叫白花菜,我们老家那边都摘来吃。”谭先生来自广西,在市区一个厂里打工,过去一年经常跑来河边钓鱼、摘菜。“有时水清可以钓两三斤鱼,有时水脏时上面飘着一层白的机油。”

第二段五邑大学至炮台桥:水绿了但餐厅排粪进河,沿河景观带未显形

天沙河的五邑大学至炮台桥一段,大部分横跨五邑大学。上周日中午,记者看到,这段河水整体水面是清的,由于截水,耙冲闸至白石桥段,水位大大降低。

“感觉河面清了,但有时在宿舍楼会闻到臭味。”五邑大学有学生表示,有时傍晚站在天沙河上的开平桥,感觉天沙河水质“有时变色,有时变味。”在白石桥一段,聚集一片渔船,长住在此的渔民坦言:“特别是近一年来,水明显干净了。”在天沙河上住了50多年的周大嫂说,天沙河的水绿了,“以前水质不好时,河面一片黑,晚上一股臭味我都睡不着。”让她烦恼的是,去年底自从岸上一家新的餐馆开业后,粪便直流进河里。记者也看到,在河堤的一个排水口,一大滩的粪便流出泄到河床上,“一般是晚上十点后排出,已经排了三次了,很脏很臭,我们不知向谁反映。”

当听说天沙河边将植树打造绿带,渔民连声称“好!”“种了树可以挡风,到时刮大风,我们也不用那么担心。夏天也可以凉快些。”

第三段五邑大学至江咀:下半段整体环境恶劣,帝景湾沿河景观最完善

五邑大学至江咀段,其中帝景湾一段被园林部门称为“景观改造示范段”。记者看到,这段河面水面较清,河岸绿化带已经完善,绿地还种上了花,可以闻到花香。周末的下午,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在岸边练自行车,还有老人散步。

然而沿河走,过了胜利路后,看到却是完全相反的情景:河床垃圾堆积,两边杂草丛生。记者沿河一直走到西区工业路段发现,沿河岸上或是河床都被居民开辟为菜地。下午四点多,不时有居民在浇水、摘菜。这一段水面不时可以看到漂浮着一层白色的油。两边河岸的绿带景观还处于原始状态,未经改造。

西区工业园至白沙桥一段,水面是清的,但不时看到河堤两边杂草、垃圾堆积。负责白沙街永盛社区沿河段的环卫工表示,近年来水清了,但是偶尔还是会有臭味。“吹南风时就很臭,夏天热时也有阵味,但秋风起或是下雨的话,又会好点。去年修了几个井水盖后,水干净了很多了。”

再往下走,记者发现,白沙桥至江咀水闸段属于整段河流中环境最恶劣。不管是水质还是两岸的景观,都尚未完善。几个河堤出口的阶梯都堆满了垃圾,而河床堆满生活垃圾,水面则漂浮着白色的饭盒、各种塑料袋,途中还看到了一只死鸡在河中随流水往下飘。

未来改造:形成四季可赏花的景观带,打造三个城市风貌圈

对于天沙河整治,近10多年来,江门市政府不断努力。在启动整治工程时,江门制订了近期和远期目标,即2002-2005年,作为城市景观河流,实现不黑不臭,“一河两岸”景观建设初见成效,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要求;2006-2010年,河水变清,市区呈现良性生态循环,鱼虾重现,形成“青山碧水”,景观作用明显,远达到Ⅳ类水标准要求。

然而,现实与目标还有差距。引水增流工程于去年11月竣工,但碧水蓝天、鱼虾重现的整体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今年,江门对天沙河的改造将不遗余力,自去年进行绿道建设后,今年初推出《江门市天沙河沿岸景观改造规划》,欲对天沙河主城区段进行景观整治。

规划:打造各个特色的三大城市风貌圈

今年初,江门完成《江门市天沙河沿岸景观改造规划》初步方案,并对外公示现征求市民意见及建议。按照规划内容,将在天沙河两岸打造天沙儒园、休闲生态公园、工业文化艺术公园等城市公共活动场所,打造各具特色的亲水岸线。规划目标包括建立完整联系天沙河两岸的慢行系统;结合自然和文化特点在天沙河两岸创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完善天沙河沿岸的城市景观功能的基础设配套;以天沙河景观改造为契机,整合周边城市功能,整理沿岸城市风貌。

在景观整治过程中,由于沿河的建筑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两河的建筑风貌分区规划,分为保留建筑区、在建建筑区、拟建住宅建筑区、城市建筑立面整饰区、旧厂房建筑改造区和旧村整体改造区六个。从规划图中可以看到,本次改造北至北环路,南至五邑路,分为3大主题城市风貌圈,其中,从北环路至白石大道的沿岸规划主题为“都市绿洲”,白石大道至东炮台、胜利路一带的沿岸规划主题为“文化休闲”,胜利路至五邑路一段规划主题为“城市风貌”。

行动:植树节全民打造13.6公里景观带

在规划出台后,近日江门市园林局也确定了今年“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方案,以实际行动推动天沙河沿岸景观改造。据介绍,今年植树地点从北环路至江咀水闸的天沙河景观带。据介绍,天沙河景观带全长13.6公里,植树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种植约2000棵大规格乔木。植树期间,将有约1000人参与。种植树木主要以木棉、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大叶紫薇、凤凰木、美丽异木棉、黄槐等品种为主。

“今年园林工作有6大工程,天沙河景观带打造排在第一位。”据园林局党委副书记陈弢介绍说,两岸种的树种都不同花期,而且是开花的,具有观赏性,也就意味着以后市民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天沙河两岸看到花。这工作中特别注重森森与城市融为一体,体现山水,尽可能保持原生态。“现在不是种大树,而是要大种树。花几万块种上大树,与生态理念背道而驰。”据了解,植树节期间所种的树规格为胸径8到15厘米,苗高3到5米的小树。“这一规格的树生命力旺盛,这样也更能体现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意义。”据悉,本次种植模式是在保留原有林荫林带的基础上,进行加种、搭配各种开花树木,而开花树木大约2到3年时间就可以显现出景观效果。

各方声音:两会代表:保护天沙河鱼类 打造沿岸绿色长廊

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对天沙河的整治和改造提了各种建议。其中有政协委员提出《保护天沙河野生鱼类让我市“碧水蓝天”看得见》,认为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中鱼类的恢复是保护和修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课题之一。建议组织专业人员,摸清“鱼讯”。“鱼讯”期间,控制污水等的排放,保证鱼类顺利通过;修建“观鱼台”、“喂鱼处”等简单设施,供市民、小朋友等娱乐。

而政协委员方芳建议以水为题材,将两河(蓬江河、天沙河)打造成城水相依特色鲜明的景观带,其中提到“将天沙河打造成蜿蜒市区中心区的风景带”,一方面,继续治理污染,使天沙河重回绿水清波,另一方面,做好两岸绿化,把沿岸建设成为绿色长廊。其次,结合城市改造,把沿岸一些道路修建拓宽,并且美化亮化两岸,使之成为闹市中一道风景线。

市民、网友:景观好也还要水干净

对于天沙河沿岸的景观改造,记者采访了沿岸的居民,很多人直言“很好!”、“当然好!”。“以前天沙河中很多垃圾,河水又臭,引入西江河水之后,天沙河水干净了很多,面貌的确有改善。”在天沙河附近居住的严先生,每天晚上都去天沙河边散步,对天沙河的改变深有体会,也很是高兴。但他认为,引水增源只是治标不治本,天沙河污染的根源还是排污问题,应该走污水集中治理之路。“市政府应该多建污水厂,切实加强市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能只收费,不建设。”他表示,污水处理费隔年就涨,但是市民却没有看到污水处理有大的改观,政府很应该用好污水处理费,在污水处理方面切实加大建设、监督、管理力度。

而网友也对此纷纷议论,大部分人表示赞成,“肯定好啦,有什么比大自然给以大家一个健康环境更加重要啊?”“城市绿化是必须的,但要懂得爱惜以及维护”。但是很多人认为,市民的素质更重要。“我觉得除此之外,还要教育市民的素质要改善,不要排污乱扔垃圾等行为。”、“最重要还是人文素质建设,心灵不美,环境再美也是不堪入目!”

还部分人表示更关心的是治水问题,觉得应该先处理好污水问题。“我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天沙河这条母亲河变得清彻透明,市民乐于其中游泳,围绕天沙河建立好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带!而且都是开放式的、免费的!”、“绿化问题要长期维持,达到一定长的时间才会有效果。如果只是今年加强的话,不如就不要搞啦。没有一个长期可持续有效解决污水的方法,再靓的绿化都无用。”

60年前:他们曾在河中捞蚬

已82岁高龄的林祖治1945年来到江门,曾在江门防疫站工作。60年代,霍乱流行,他还沿着天沙河,一路给生活在船上的“水上人家”打针。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天沙河河面很窄,但可通艇仔,也住了一些水上人家。还有很多人在天沙河捞蚬,拿到市场上卖。” 林祖治的妻子余丁香告诉记者,当时人们没有什么生活娱乐,到了夏天,许多人都会到天沙河游泳。因为天沙河一路都比较窄,只有在大概现在江门电信大楼附近的区域,水面宽敞一点,许多人就去那里游。“我们以前住在旧疾控中心那里,晚上就带着儿子沿着跃进路走路去那里游泳。”林祖治笑着告诉记者,当时去游泳的市民很多,政府专门盖了两间更衣室,还细心地在沿岸铺了沙子,让市民不必一脚深一脚浅的踩在泥中。

“里村河以前很清、很靓的,随便拿个水桶去捞一把沙子上来都有黄沙蚬的,有人还在那里钓鱼。”陈姨是江门本地人,她说自己以前跟同学去天沙河游泳,还会在河中捞些黄沙蚬带回家吃。

50年前:一家几代喝着河水

白石桥附近的天沙河上集中了一批疍家渔民,共有10多户,很多都是几代人生活在船上,没上过岸。周琼是其中的一个,也是这些渔民中呆的时间最长的。他是开平人,但是在陆地没有“家”。美景里路口那段天沙河便是他们的“家”,停留三艘船,经历四代人。“从我爷爷那代开始,我们就生活在这里,现在已是第四代。”对于天沙河水,周琼说,以前水质很好,可以喝,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他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没把这里的水用作生活用水,而是每天带着大水桶开着小船到西江去取水。

对于天沙河各段河水的情况,周琼很熟悉。而这条河环境受外界影响而发生的各种各种变化,他也都慢慢适应,水污染了,他就到西江取水喝;夏天热了,他便上岸凉快一下。近年来,引水增流使水面干净了,没了难闻的气味,也没了污黑河水。但是对他来说最渴望的还是“上岸”。周琼全家拿的都江门的暂住证,但是这个“暂住”对他来说已足够漫长,一晃便是50多年。三年前,他去办了居民证。去年听说隔壁船申请了廉租房“上岸”了,他也想申请,但是一直没有收到任何相关消息,也不知道如何申请。

40年前:他曾在河边种田

欧阳老先生是篁庄村村民,三代人都生活在村子里。见到他时,他正在村口的天沙河段浇菜。60岁的他,从去年开始结束了工作生涯,在家带孙子。近年,见到天沙河变干净了,于是半年前他便到河边去开辟了几块菜地种菜。这种场景似曾相识,因为很多年前他曾在河岸边种菜,那会儿,他还有自己的地。

“以前天沙河两边都是我们村的田,那时我们下田干活时,没有带水习惯,渴了可以直接喝河里的水。”欧阳先生回忆起,天沙河的变化时说,小时常常在河里捉鱼虾、游泳,其儿子小时还在河里游泳,但到了孙子那一代,就没有人下去过。

他清楚记得,自己曾于1986年参与挖天沙河。那时因为要防洪,天沙河要拓宽挖深,于是各条村分任务挖。“我们村负责的是白沙那段,那会儿村里近一半的人都去挖河,人工挖的,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才完成。”那年,是他初中毕业出来工作第二年头,16岁。在他看说,天沙河非常重要。因为以前村里常发生洪灾,就因为有了天沙河,所以减少灾害。

20年前:他欲成就“剑桥河”却失败了

在五邑大学天沙河段,有一座建筑叫“赛艇会”。大约20年前,一位名叫伍舜德的老华侨以两个孙子的名义捐赠的。据了解,当时因为这位老华桥回来看到学校里有这么一条美的河穿过,想到了“剑桥河”,于是捐资兴建了大学赛艇会大楼以及购买了赛艇等设施。

“伍舜德先生自己一直以体育运动为骄傲,所以建了赛艇会,那时一楼放着4艘赛艇,学校组建了五邑大学赛艇队,并请了指导老师回来教。”从五邑大学退休的吕老师介绍说,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赛艇会就结束了。

“以前,天沙河的水很清的,1985到1987年这段时间,都还有学生到那里游泳。后来因为安全问题,所以才不让学生下水。不过之后,水质也渐渐变差了。”她说,看到天沙河水最差时,走过桥看到河水都是黑的。

推荐阅读:

湖北崇阳“一河两岸”景观带规划广泛征求意见

贵州铜仁德江县投资2亿元建设玉溪河景观带

广东惠州投资7.4亿元建超千公里生态景观带

福建石狮“四纵二横一景观带”改造工程植600株三角梅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菩提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