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山水”走俏国际市场 尝到甜头的苏克非已经坐不住了。1993年,他离开华侨城集团独立创办山月园艺有限公司,从此游走在商业和他的“苏氏山水”之间。
他在宝安石岩买了荒地,搭起简易厂房,雇请了一批工人。初闯国际市场的苏克非,很快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工厂组建第二年,苏克非接到欧洲客户反馈,他的盆景作品卖不出好价钱了,因为在欧洲市场上,他原来设计的盆景作品已经有人在做。也就是说,他不能再销售原来的设计作品,必须进行新的设计和创作。
于是,苏克非组建起专门的设计工作室,聘请专业设计人员,每半年开发一批新产品,不断改变造型和颜色。这样,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总是全新面孔,不再担心有人跟风仿制。很快,苏克非扭转了局面,一批批新盆景在欧洲市场上销售一空。
苏克非总结自己的优势所在,只做设计、生产和施工,销售以代理为主,先后在新加坡、日本、美国、德国、瑞士、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合作伙伴。通过这些代理网络,他拿下日本太阳城广场、加拿大多伦多休闲广场、美国拉斯维加斯饭店、丹麦歌剧院等多个国际大地景观艺术项目,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中国苏氏山水”的品牌。这让以往垄断市场的日本厂商大跌眼镜。
由家庭产品向公共景观制造拓展 现在,苏克非山水工厂的年外销订单已稳定在100万美元左右。在保证欧洲订单之余,他思索如何打入国内景观设计制造市场,决定由最初的仅设计生产家庭微型景观产品,向主题公园、公共广场景观设计制造发展。
在国内,他完成了深圳南方国际广场的瀑布景观设计制作;代表深圳设计界为深圳园博会准备“千里江山图”;为河南一主题公园景区设计制作高达18米的大门森林水车景观;在肇庆投资设计建造以将军山为背景,以雕塑群为主线的主题公园……
搭积木般批量制造山水、森林 在如何使仿真山水产业化方面,苏克非也动足了脑筋。在他的山水工厂里,已形成整套组装拼搭“山水”景观的技术,根据主题公园景观要形象逼真的要求,形成仿真技术,这使他的“苏氏山水”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在他的“造假”工厂里,十几米高的山水景观,被分解制作成一个个零散组装的部件,运到客户指定的现场后开始“搭积木”,形成完整的山水景观。这样不仅方便运输,还大大缩短了工期。一个大型的广场山水景观项目,往往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可完工。
这种现代化的“造假”技术,使“苏氏山水”往往一次性就斩获大公司逾千万元的订单。
在苏克非的工厂仓库,记者见到准备出口的山水盆景,各个组件可以按照图纸拼搭组合。苏克非介绍说,欧美家庭用户,十分喜欢自己动手安装,从中感受动手的快乐。因此,他设计的家庭园林盆景,采用的就是拼搭组合的办法,既好运输,又满足消费习惯。
苏克非说,他的事业、他的快乐,全在盆景艺术之中,他今生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