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深圳红树林减少6千亩 面临工业建设等威胁
市场动态

深圳红树林减少6千亩 面临工业建设等威胁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晶 王志明 日期: 2012/12/3 14:04:02
在城市化发展的大潮中,广东省深圳市红树林面积从原来的8000多亩降至不足2000亩。作为全球鸟类重要迁徙通道,这座东半球国际候鸟"加油站"充满了危机...

问题如何解决?

应统筹管理红树林,借鉴香港米埔保护模式,尝试设立“红树林保护小区”

红树林在深圳分布广泛,但管理都是各自为政,主要由当地政府的林业部门管理,各地仅把它作为普通的林业来管理,重视程度不同。

“应该将全市红树林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在东部也可以成立红树林保护小区。”宝安区绿委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建议说,这样有利于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以及生态修复。

葵涌街道办林业科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坝光古银叶树已成立了保护区,但还应将周边的红树林纳入古银叶树保护区范畴,像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一样,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对珍稀古银叶树、红树林和湿地的保护力度。

“这些百年老树,死一棵就少一棵,一定要重视起来。”

与深圳隔海相望的香港米埔保护区的经验值得深圳借鉴。

“你看过几千只鸟落在一棵树上吗?我就看过。”自从去了对面的米埔保护区,昝启杰博士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震撼。

他说,米埔基本保持了原始状态,红树林种类达到300多种,有1000多米的纵深(从陆地往海里延伸的距离),仅仅参观区几个小时都走不完,就不用说到无人区了。树上全部是鸟,看不到树枝和树叶,非常壮观。

据昝启杰介绍,1995年,香港把米埔及后海湾内湾1500公顷(2.25万亩)的土地按《拉姆萨尔公约》划为“国际重要湿地”,拨款4.23亿港元收购土地、设立湿地教育、访客中心并开展保护管理。

在接待游客方面,米埔湿地将每天进园的游客限制在200人以内,周一至周五只接待香港本地的中小学生团体,周六和周日游客只能通过网络预约才能进入湿地参观。

为了提高湿地内鱼塘的生态价值,香港特区政府每年还出资30万元,向当地渔民高价收购没有经济价值的“废鱼”,提供给在米埔过冬的近1万只鸬鹚吃,同时也弥补养殖户因鸟类到鱼塘捕食的损失。

“香港不仅为红树林保护立法,而且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孩子们保护红树林的思想,环境保护观念深入到了下一代的骨髓。”昝启杰说。

“我们也曾希望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能加入《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这样就能加大红树林的保护力度。”王勇军回忆说。

据他介绍,早在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曾多次来函,希望深圳能将深圳湾后海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整片湿地均纳入保护区范围,并加入国际重点保护湿地名单,但一直未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王勇军认为,现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城管部门在管理,既是执法部门,也是具体事务的执行部门,管理起来力度不足。

“一直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众多非政府组织在湿地护理工作上紧密合作,民间力量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借鉴香港的管理模式,探讨新的管理模式:政府监督、专家指导、民间管理。”

王勇军说,福田红树林保护区1988年即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依然无法阻止红树林的日益萎缩,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民间力量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保护红树林重在生态修复。”王勇军说,种植红树林,受海浪的影响很大,全世界平均成活率也只有40%左右。而深圳由于气候的影响,红树林不仅成活率低,而且生长缓慢。

为消除城市建设对红树林保护区的影响,深圳市一直在努力。2010年,深圳市和福田区政府投资3亿元,启动了红树林修复工程,项目分两期,逐步修复红树林生态湿地,整治水环境,修建科普基地等。

广深沿江高速完工后,也将于2014年建设一片景观林带,宝安将结合景观林带,在外围种植一些红树林进行补偿。

“红树林不仅仅是景观作用,更重要的是生态作用。”王勇军说,红树林是深圳这座活力之城的“生态名片”,它不仅仅属于深圳,更是国际候鸟的重要“加油站”,所以一定要保护好。他相信,这也是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红树林的深圳市民的心愿。

马上就评:

想明白有那么费劲吗?姚伊乐

深圳红树林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被人们认识到了,在当地也成立了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从现在起就加大保护力度,失望可以转换为希望。

红树林对深圳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但可以防浪固堤,还是城市的“天然绿肺”和天然的污水处理厂、鸟类长途迁徙不可缺少的“中转站”,更是深圳这座活力之城的“生态名片”,对于深圳的旅游与城市形象方面意义深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深圳来说,保护好这片红树林,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好实践。因为,在未来,生态环境必然是衡量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区域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未来,生态环境必然是衡量区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也是衡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杆;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是人们争相追逐的稀缺资源,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更是稀缺资源中的稀缺资源。当这一切还可以依靠现在的努力而保存下来时,我们何必要等到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保护好生态环境,真正落实这一理念,难,也不难。在修路的时候,在建设新的经济开发园区的时候,在修水坝的时候,在填海造陆的时候,决策者多想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多想想将来会不会后悔,多念叨念叨“既知未来,何必现在”,科学决策,三思后行,这样就不难。反之,如果决策者眼睛里只看得见GDP的光辉,那就难了,也就完了。

推荐阅读:

福建:生态文明建设 筼筜湖红树林诉说厦门传奇

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印象:红树林上白鹭飞

欣赏红树林 洛阳江河口湿地保护工程9月底完工

海口整治东寨港红树林环境 周边养鸭场全部迁出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菩提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