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斗门将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建设,打造绿色立体空间
中国园林网1月10日消息: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珠海“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实现“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提升城市总体形象,斗门区于本月6日启动美化绿化提升三年行动,区财政将投入1.8亿元用于美化绿化工作,同时会集社会各界力量,引导社会资源向建设倾斜,全力将斗门打造成绿色之城、花园之城、森林之城、宜居之城。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企业产业和性质的不同,各有侧重地引导企业参与绿化建设,以冠名或者承包等形式将部分绿化项目打包给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而对于学校等机关单位,将针对性开设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与学生参与绿化建设,以推动全民参与绿化建设。
目标▶▶1.8亿元打造绿色之城
为优化宜居环境,推进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创建,斗门已于本月6日发布了《斗门区美化绿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斗门将以“绿化斗门、美化家园”为主题,大力实施绿色战略,推动区域美化绿化特色鲜明、视觉美观、美化绿化到位、成片成林成景。
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金表示,斗门区绿化美化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家园的具体行动。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实现“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提升城市总体形象。
当前,珠海正全力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斗门区是珠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能够使斗门区的城市化建设,在珠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中,呈现一个亮点,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周海金表示。
根据部署,斗门区将紧紧围绕珠海“环境宜居与欧美先进国家相媲美”的总目标,积极推动城乡美化绿化“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观、三年焕然一新”,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未来三年斗门区财政将投入1.8亿元用于美化绿化工作,同时还会集社会各界力量,全力将斗门打造成绿色之城、花园之城、森林之城、宜居之城。
到2015年,全区道路绿化改造提升200公里且不低于2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绿化村庄30个。植树100万棵,建设生态景观林带40公里,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新建、改造公园、小游园10个,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平方米/人。建成绿道网里程达130公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