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深圳:生态保护分区规划模式引发热议
市场动态

深圳:生态保护分区规划模式引发热议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凤飞伟 日期: 2014/3/28 9:46:08
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创新大鹏半岛生态保护模式并最终形成科学的生态保护规划?去年末,国内生态环保领域权威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非常熟悉大鹏半岛现状的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将人与自然隔离不利于更好保护”

根据分区保护设想,大鹏半岛重点保护的7个区域中,除了一个自然保护区外、其他区域以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国家湿地公园、红树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等形式出现。市民王先生认为,规划这么多的公园,肯定会有更多的人类活动,“这会不会影响到生态的保护,如果按自然保护区的标准,将会减少人类的活动,有利于保护。”他的观点代表一部分深圳市民的看法。

对于通过限制进入大鹏半岛一些区域来达到严格保护的做法,很多市民也不认同。他们认为,大鹏半岛是深圳人的后花园,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应该让深圳人在紧张工作之余有个放松休闲的地方。一位在较场尾经营民宿的李小姐对去年的“限行风波”还记忆犹新,去年深圳市相关部门曾试图交通限行来减少游客的进入,但市民的反对让限行最终“胎死腹中”,“如果采用限制进入的方式,实际上是剥夺、消减市民的‘生态福利’,肯定也会激起民意反对。”

目前有人担心,虽然限制的确可能会让市民享受不到半岛上的一些旅游资源,但如果采用分区保护,恐怕会不利于严格保护,甚至为商业开发打开缺口,两害相权,就不如暂且限制。

“只是简单限制的保护模式本身不是很科学。”规划专家郭晨认为,深圳推出生态控制线制度,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理念创新,但“二维平面一条线”,线内什么都不能干,线外什么都可以做,还不是真正的科学保护,现在应围绕生态控制线这一理念作进一步的创新,根据不同的空间、时间、人、事件这四维,确立起详细、真正科学的保护体系。

“‘什么都不让干’的保护,是一种消极保护。”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宋丁教授也认为,深圳之前也设立过自然保护区,但被经济发展“蚕食”的例子并非没有,“什么都不干”并不能完全确保生态的完整,而且保护生态不等于将人与自然隔离,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考虑生态保护和当地协调发展的问题,面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规划来约束适度利用和开发行为。“这是积极的保护,才有生命力,才能让保护可持续下去。”

“分区保护模式目前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后面还应有一系列创新加以配套,如果只选择现有的单一模式,后续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王勇军建议,要让分区保护模式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可以在机制、制度上推进五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完善和强化监督机制;二是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要考核新区、办事处、社区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实行生态保护重大失误一票否决制度;三是专家参与制度;四是生态补偿制度,要对原住民进行生态补偿,市里也要对新区进行生态补偿;五是法治创新,通过立法来推动生态保护。

观察

生态保护模式创新应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并开展公共讨论

深圳成立大鹏新区,本意就是希望在大鹏半岛加大生态文明发展的探索力度,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创设的大背景下,设立大鹏新区摸索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其意义甚至不亚于前海。因此在如何更好地保护大鹏半岛方面,应根据新区的实际不断创新,找到最佳的保护模式,而不是简单沿袭旧的保护思路。这是大鹏新区的天然使命。

当然,任何创新最初出现常常会受到质疑,因此存在着对类似分区保护模式这一创新举措的担心和质疑也属正常现象。当前的改革创新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对于新的保护模式可能会带来的问题应该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创新、按深圳市委市政府所提出的“三化一平台”战略,利用深圳拥有立法权的优势强化立法来加以解决,而不是碌碌无为地选择退缩,按部就班固守传统保护模式,这实在不是深圳这座以改革创新为最大使命的城市所应有的作为。

这样的创新首先必须要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也要广泛听取民众的诉求、意见。集纳众多专业人士和深圳市民集纳观点,不难发现“严格保护、科学发展”是政府、专家、市民意见的共识。决策者下一步应积极听取各方民意,进行充分的公共讨论,科学评估各种保护模式优劣,这既是制定大鹏半岛生态保护规划的必要途径,也或将成为深圳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次生动实践。

名词解释:

分区保护模式

分区保护模式是指在一个特定生态区域内,根据区域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生物资源、生态承载力、敏感程度、功能定位、保护现状以及面临问题,依照相关的法规政策,针对性设置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等保护方式。在管理体制上,强调实行分区、分类、分级管理,吸引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原住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根据区域内每个部分保护方式设置,差异化配置管理资源,提高生态保护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大鹏半岛的分区保护模式是以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基础,依据半岛的功能定位、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珍稀濒危动植物和自然遗迹分布特征,分成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51.63平方公里)、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笔架山-迭福山-排牙山森林生态系统含饮用水源保护区)(65.76平方公里)、红花岭海岸森林公园(29.88平方公里)、大鹏半岛中部生态廊道(23.6平方公里)、坝光古银叶树国家湿地公园(0.27平方公里)、东涌红树林湿地公园(0.29平方公里)、西涌香蒲桃林自然保护小区(0.16平方公里)7个重点区域分类分级进行高水平保护,重点保护的区域面积达171.59平方公里。

推荐阅读:

湖南:桂东点亮生态明珠 绿色长廊蜿蜒数十里

西安:走进生态王莽感受山水之美

河北:打造环京津生态涵养区 廊坊治污增绿两手并用 

河南:郑州生态廊道已添绿近四千万平方米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珊瑚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