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坎坷,在争议中砥砺前行
15年来,观音山秉承“成就一座名山,建设一方净土,造福一方百姓”的宗旨砥砺而行,虽然在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文化建设、品牌创建等诸多方面,取得可喜业绩,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可以说是“一路荆棘,一路坎坷”。
观音山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诸多磨难,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中石油天然气工程、从莞高速公路工程、广东电网高压线工程这三大型工程先后强行穿越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观,对观音山的生态资源和旅游景观造成一定威胁和阻力,也将对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旅游AAAA级景区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观音山公园面对工程造成的生态破坏,多次抗争但仍收效甚微,至今这三项工程造成的生态“后遗症”仍对公园产生巨大的灾难。
然而,观音山遭遇的困难远不至于此。
但就在黄淦波鼓足劲儿准备进一步拓展事业的时候,已经从“荒山”变成“香饽饽”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权遭遇了一场“抢夺战”。
黄淦波介绍说,当初没有资金继续建设公园而转让经营权的某单位,看到森林公园的蓬勃发展后,多次意欲以低价收回经营权:2006年,某单位打算以3000万人民币收回经营权,而在项目开发时,黄淦波就投入了数亿元;2009年,某单位又欲将当时市值为6亿元的观音山森林公园以1亿元的价格收回经营权。
多次低价回购都被拒绝后,某单位将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告到地方法院,要求判决1999年的合同、协议无效,要求收回观音山的经营权。此后,观音山便陷入漫长的产权争议之中。
2012年,经过广东省高院的审理,经营权纠纷案有了初步的结果:广东省高院认为合同有效,黄淦波及其公司可以继续经营。据悉,近日国家最高人民法院裁定,维持原广东省高院判决结果,认可合同真实有效。至此,持续近十年的观音山合同纠纷最后一锤定音,做出合理公正的判决。
发展瓶颈亟待解决
生态体系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森林遭到破坏将直接影响到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固碳功能、保健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化功能。
黄淦波表示,森林是人类的,它不属于某一个人。我们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扮演了它的一个保护者,而不是一个索取者。
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思想、有情感的民营企业,观音山森林公园走在了时代前列,不但保护了森林,而且为各地游客参观、游览、休闲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起到了一种模范带头作用。让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去保护自然与善待自然,如何去绿化祖国。
近年来,观音山森林公园遭遇了三项工程破坏生态等诸多发展挑战。环保人士指出,至今,观音山森林公园砥砺前行,始终秉怀保护森林及为后代留下一片净土的心愿来做事情。观音山森林公园的发展思路与做法应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它所遭遇的发展瓶颈也亟待解决。我们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予呼吁与帮助。
黄淦波坚称,无论如何,他将一直把观音山森林公园的文化旅游事业坚持下去。
在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佛教文化、健康文化等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取得了长足发展。
“而近年来,观音山森林公园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的挑战。”黄淦波说。按照国家林业局2007年批准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总体发展规划,公园内会展中心周围的1500亩区域可进行旅游附属设施建设。为保护生态环境,观音山公园未进行开发。
推荐阅读: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