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保护须以司法制度保障
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在发展地方经济中作用的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一些地方已经就此进行专门立法,将切实保护民营企业权益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朱征夫建议,关键是要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杜绝司法权滥用,努力创造出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司法环境。他说,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甚至成为当地经济的主力军。
黄淦波表示,尽管目前观音山森林公园的发展压力很大,但他对观音山的未来前景依旧充满信心。黄淦波说:“2012年3月9日,省领导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来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真正管用的、能够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行政行为的好体制、好机制。这样做就是要确保政府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之下运行,能够接受人民、社会、方方面面对政府的监督。”
“这样一来,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行政体制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尤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日益加大,观音山森林公园遭遇的瓶颈将会被良好的发展大环境所打破。”黄淦坦言。
砥砺前行,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观音山在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再次续写浓墨重彩的传奇!
披荆斩棘15载,福地化心展新姿
然而,诸多的艰辛困苦并没有让观音山怯退,观音山人不屈不饶、自力更生,自我革新,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15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科学有序利用等方面,观音山公园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公园自筹资金,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林相、林木抚育、除虫防火,对古树名木建案立册,对珍禽异兽栖息地设立特别保护区,对水源地圈定保护,有效地改善生态自然环境。为加强对生态环境体系历史研究,观音山还创建了首家以古树收藏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了近年来出土的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古树100多棵并免费对外开放,开展各项科普教育活动。
几经生态修复,公园已是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拥有全东莞保护得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观音山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日臻完善,佛教文化、健康文化等旅游产业发展强劲,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旅游接待能力逐步上升,对当地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观音山的发展之路可谓是披荆斩棘15载,福地化心展新姿。
15年砥砺前行的成果,15载筚路蓝缕的开拓,尽管目前观音山的发展压力很大,运营仍存在诸多困难,但黄淦波对未来前景依旧充满信心,对旅游发展丝毫不敢懈怠。
黄淦波表示:“观音山将积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效能,发展绿色旅游,使旅游业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自然环境熏陶培养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推荐阅读: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