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广东:坪山新区迈向低碳生态新城
市场动态

广东:坪山新区迈向低碳生态新城

来源: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作者:李红 潘咏 刘育銮 日期: 2014/6/6 11:31:48
这里有“一山一河一湿地”—马峦山、坪山河、聚龙山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60%,全域绿化覆盖率达65%,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土地面积占新区面积的53%,同时拥有水库23座……

中国园林网6月6日消息:青山翠绿、连绵起伏的马峦山,犹如一道绿色的屏障,造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流水潺潺、横贯全境的坪山河,好似一条舞动的银链,滋养着168平方公里的新区大地。

坪山新区坐拥独特的优质生态资源,53%的用地在生态控制线内,山水相连,田园相伴。绿色、低碳、生态,这是65万坪山新区人共同的“绿色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坪山新区成立5年来,始终坚持走低碳生态之路,以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为突破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切实营造天蓝地绿水碧的人居环境,着力将坪山新区打造成产业优势突出、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生活丰富的“低碳生态新城”。

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与不懈努力,一座具有生态低碳特色的山水田园新城—“美丽坪山”呼之欲出。

坚持绿色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方兴未艾

坪山新区地处深圳东部一隅,却拥有令人艳羡的生态自然资源。

这里有“一山一河一湿地”—马峦山、坪山河、聚龙山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60%,全域绿化覆盖率达65%,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土地面积占新区面积的53%,同时拥有水库23座,水面总面积达1524公顷。

如何利用独特的天然生态优势,率先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坪山新区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城市,有高端的产业,还要有很好的生态。新区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理念,从粗放的城市发展方式向更加注重低碳生态转变,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指出,新区坚决避免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每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应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要努力在低碳生态发展上有所作为,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径。

2010年,深圳市政府与国家住建部签署框架协议,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并选定坪山新区为低碳生态示范区。

2011年1月,在坪山新区工作会议上,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明确提出了打造“五大新城”的战略目标。新区作为全市低碳生态试点地区,要在低碳生态领域率先开展探索,努力打造一座具有生态低碳特色的山水田园新城。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之路,坪山新区开始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5年来,新区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编制了新区综合发展规划,并以此为统筹,制定了包括绿色建筑、环境保护、中心区低碳生态试点规划、坪山河流域概念规划、低冲击开发等在内的专项规划,把低碳生态发展纳入新区的战略规划体系,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等多系统的和谐共融,打造以“实现人的幸福感”为价值取向的低碳生态新城。

以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区”为契机,按照低碳生态发展理念,强化生态城区规划,并以项目实施为抓手,重构新区的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田园新城。

以坪山河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对两岸城市、产业、社会和生态规划的高水平调整,积极探索工业化先行地区河流全流域综合治理的创新模式,着力打造“河流治理+土地开发+产业转型+投融资”一体化的综合实践区。

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快重污染企业退出,推进污水管网、河道治理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顺利完成了跨界河流水质达标考核任务。完成污水管网二期、六和片区管网、聚龙山湿地生态园、鸭湖垃圾填埋场优化等工程,以及飞西水应急接驳等12项截污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环保型城市及省人大多次检查,市环保实绩等三大考核排名稳步提升。

以建设环保型绿色建筑为导向,按照低碳生态、打造精品的要求,加快推进宜居生态建设。启动了燕子岭配套员工宿舍等10个绿色建筑标准化试点,聚龙山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项目成为深圳市首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开展28条社区道路绿点工程建设,完成绿化提升面积10.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41%提高到46%。

以环境提升为当务之急,借助山水和自然环境优势,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环境提升,使人、建筑、城市、自然融为一体,营造绿色宜人城市,并成功创建20多个省级、市级宜居社区,近20所省级绿色学校和市级绿色学校等。

2013年5月31日,坪山新区召开新区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环境大会,提出了推进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坪山”全面提质提速。

坪山新区响亮地提出,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实现“三个转变”:从短期突击治理向长效规范控制转变;从关注环境质量达标向追求整个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转变;从城建部门单一管理向综合部门齐抓共管转变。

新区将水环境质量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绿色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分解到16个部门和单位,形成了环保和生态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5年来,绿色、低碳、生态,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化作坚实的行动。打造“美丽坪山”,正在让新区人的“绿色梦想”成真。

全面推行“河长制”

河流治污保洁成效显著

最近,家住坪山新区田头社区的退休老师张大伯有一个“惊奇发现”:每天晨练必经的坪山河变了样,过去发黑的河水变清了,河面散发的恶臭没有了。“有的河段岸边垂柳摇曳,河堤芳草萋萋,河水清澈见底,仿佛置身江南水乡呢。”

这一“大变样”源于坪山河流域的综合整治。坪山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龙岗河、坪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以治污保洁和污染减排为抓手,在全市率先实施“河长制”,强力推进河流污染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为龙岗河、坪山河流域顺利通过省人大跨界河流水质达标考核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阅读:

山东:武城四女寺废窑种出千亩湿地 助治污

山东:淄博打造“北国江南” 全面开展湿地保护

新疆:尼勒克21万亩湿地古杨林生态恢复

河北:滦河国家级保护区新增500余亩湿地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编辑:珊瑚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