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深圳:政府拟投资3亿元建设红树林修复示范区
市场动态

深圳:政府拟投资3亿元建设红树林修复示范区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作者:刘伟 日期: 2007/1/25 9:05:01
    实施河口水质净化、红树林修复、建筑与园林及巡逻道改造四大工程

    以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西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东至新洲河口铺开 

    中国园林网1月25日消息:树枝堆积的“巢穴”,两个鸟蛋状的玻璃建筑镶嵌海上;摇曳生姿的树冠,一群白鹭或齐飞觅食或息栖枝头。远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就是深圳市政府和福田区政府准备共同投资3亿元建设的凤塘河红树林修复示范区的未来面貌,整个项目分为河口水质净化、红树林修复、建筑与园林及巡逻道改造四大工程,以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西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东至新洲河口铺开。

    据了解,作为福田区今年落实“生态环境年”工作和“环境立区”战略的一大抓手,凤塘河红树林修复示范区建成后将集自然保护区、海滨生态文化教育、城市绿地、风景园林为一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的基地,成为深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又一力作。

    修河渠净水质打通生物通道

    作为修复工程的重点之一,向南穿过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入深圳湾的凤塘河,实际上把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分为东西两半。而且,水泥修筑的“三面光”河道,虽然坚固耐用,但形成了严重的生态阻隔。

    调查还显示,凤塘河及其支流水质不佳,河口水流缓慢易淤积,河道倒坡,深圳湾泥沙易进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红树林虫害频发,

    根据规划,凤塘河护岸高度将被降低,但保留部分硬化河道便于冲淤,并首次采用专利技术——利用处理过的蚝壳填料。在河口暗渠段出口西侧的陆地上,修建生态生物膜法水反应池+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后的水质优于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采用中水回用系统,补充河道、湿地用水。

    专家指出,凤塘河整治和适应性生态系统修复后,将呈现绿草满坡、水流潺潺,“虽自人工,宛若天开”的面貌,成为红树林区的一根“静脉”。同时,使进入河口红树林湿地以及深圳湾的污染物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去除,并将有限的淡水资源充分利用,建立起一个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和谐发展的湿地生态系统。

    修复红树林再造“海上森林”

    红树林是福田区和深圳市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是候鸟栖息的天堂,迁徙的中转站,是世界唯一一个在城市中心区内的生态湿地系统。不过,专家指出,由于多种原因所致,保护区内的植物已由最初80多种下降到了30余种,必须对这个“市肺”动“手术”修复生态。

    专家透露,修复设计理念体现三个多样性,即水陆交错带植物多样性,湿地植物多样性和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多样性,另外还要体现植物、动物、景观和人的和谐一体的理念。据了解,红树林修复工程范围包括,保护区核心区以北的试验区和缓冲区,其中位于实验区的部分将开展科学试验和科普环境教育,位于缓冲区的部分是从湿地到陆地的过渡地带,为各种动物及鸟类的盘旋飞翔觅食区。

编辑:木麻黄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