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广州迎春花市:年年羊城花似锦 岁岁观花人如潮
市场动态

广州迎春花市:年年羊城花似锦 岁岁观花人如潮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日期: 2010/1/21 8:53:40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是广州人民的一场嘉年华。

广州迎春花市:年年羊城花似锦 岁岁观花人如潮

唯心

“各取所需”的花市

与轻描淡写的生活

关于中国花文化,自古至今有来自封建士大夫的庄重自持,也有来自革命时代的精神“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菊花表示高洁,茶花表示战斗……文人中,也有不少“走马观花”,比如擅长“咏物言志”的秦牧描写花市的文章就不止一篇,而我想到最多的却是鲁迅先生“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之言。现在回头看,这些布满时代烙印的“花文”有的蕴韵深刻,有的难免牵强可笑。

如今,在广州各区争先拍得花市标王的态势下,如果学习鲁迅讽刺当年“失恋诗”泛滥的方式,把花市称之为一台全民“各取所需”的游戏,未免有点大煞风景。可是,当花市临近,商业炒作声四起,花香与“鸟语”并存,“花意”貌似已经不浓———文化办操心的是如何找到传承人,以便接下来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花商在意的是如何抬高价钱,以便应对越来越贵的档位租金;青年男女在恋爱中乞求得个好意头,却在哥们的江湖文化中逛花市以凑热闹,并互骂为“傻逼”。

回想在没有官方操办背景的“文革”时期,花市被罢停,芳村自发的“花圩”不用大张旗鼓照样可以让广州人过年在花市中挥霍春光。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把近年来花市的各取所需看做民俗在当今社会的与时俱进也未尝不可。如今想想也没有多少事情可以供我们集体矫情地回忆和尽情地欢呼了,尽管“鸟语”越来越多,花市在广州市民生活中仍然难能可贵。

只是在繁花似锦面前,当我们想做文艺状,准备附庸风雅时,却发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迎春花市中,总有那么一群人,本地的、外乡的、来广州旅游的,或是滞留他乡回不去的……花香深幽处,人来人往,与之紧密相连的却是人世间冷暖自知的生活。在这里,让我们作别郭沫若应景的《在广州花市》,只以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聊以自慰: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却都没有哭泣,让它淡淡地来,让它好好地去。

龙应台在《(不)相信》中写道: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我想花市与生活一样,在一不小心就容易“越轨”、变味的年代,只需感同身受,然后轻描淡写。

广州迎春花市:年年羊城花似锦 岁岁观花人如潮

传·奇

19世纪60年代

形成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

广州花市起源于“花渡头”。其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或之前,当时广州花市与罗浮山的药市、东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称为“广东四市”,影响甚广。到了清朝中期,老广州花市又有所发展,由各城门扩展至城内,而且还整天营业,并由单一的素馨、茉莉花向多样化发展。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花市扩展至高第街一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花街也更加繁华。

但是,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在19世纪60年代才形成的。在藩署前的花市逐渐成为年宵花市,并迁到了双门底,除卖花以外,还卖古董、年宵品等。双门底成为过年时候广州最热闹的去处。即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天天有日本飞机在头上乱飞,市民还是喜欢到这里逛街卖花。

新中国成立后,年宵花市从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起,一连三天。为了避免拥挤,广州市区教育路、西湖路也相继设除夕中心花市。

推荐阅读:

四季桂冠幅25-380公分苗木报价信息——2010年1月份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市绿化大规模采用野花野草

蔷薇高度40-200公分苗木报价信息——2010年1月份

郑州:今年玫瑰花价格依然会坚挺

编辑:叶微微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