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广东:中山生态公益林补偿建立递增机制
市场动态

广东:中山生态公益林补偿建立递增机制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晓华 日期: 2014/9/22 11:38:25
今年7月底,《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千呼万唤始出来,从明年起,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翻一番,从今年的44元/亩提高到80元/亩,这一数字已是2003年补偿伊始的10倍了……

声音

近年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通过建议、提案的形式提出“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南桥村党支部书记巫金雄直言“这个变化好”。他称部分村民有这样的心理:小榄等镇区发展没受到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发展快了,“我们也想发展,但是政策上有限制”。甚至有村民向巫金雄建议:“要不将这些山地卖给人家算了,我们现在只能看着人家发展。我们这么多山地,在生态方面为整个中山做出了贡献。因此发达镇区应该扶持我们这些发展受到限制的镇区。”

“有些镇区为什么穷呢?很有可能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可开发,如为了水源保护、种植粮食等。”长江经联社社长黎慕平称,长江村的发展受到限制,肯定吃亏,所以政府应该扶持。绝对公平是做不到的,因此希望相对公平一点,平衡村民的心理。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此前长江村的3家化工厂也搬迁了。由于长江村的企业不多,桥一队的张女士就想着到城区去找活干,增加家庭收入,但又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家,这一想法只能放弃了,最终张女士选择了到附近一楼盘当清洁工,“像我这样情况的,十个有八个。假如村里有工厂,我们就可以进去工作了。”因此,张女士认为,“按理来说,其他发展起来的镇区补偿给我们是对的。”

建言:政府企业居民都应该承担合理补偿责任

曾担任五桂山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的梁国帜以人大代表建议的方式提出,在中山市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五桂山一直扮演着城市“绿核”和“市肺”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受生态建设政策调控制约、土地指标限制、生态保护规定等诸多限制条件的影响,导致经济发展空间狭小。加上工业和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多年来无新增工业企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基本没有新增项目投资。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国地两税收入锐减、社会管理成本攀升等问题,直接造成在相林改造、水环境整治、雨污分流、绿道建设、林地保护和森林防火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困难。长此以往,将会导致五桂山生态建设资金短缺,严重挫伤当地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梁国帜建议,建立五桂山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市政府设立五桂山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专项补贴五桂山生态建设支出。通过建立全市性的生态补偿机制,让政府、企业以及城市居民都合理承担补偿责任,对为五桂山生态建设作出贡献的村(居)和五桂山广大群众给予生态补偿,等等。

推荐阅读:

江西:婺源生态文化释放生态红利

黑龙江:阿木尔林业局筑牢生态屏障

山东:沂水县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四川:邛海恢复林业自然生态 打造全国最大城市湿地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珊瑚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